数字化浪潮下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的多维重构路径
李倩兰
重庆峡谷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歌舞团分公司 重庆市 409099
摘要:本论文聚焦数字化浪潮背景,深入剖析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分析数字化对传统艺术服务模式的冲击,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能力素养等维度,系统探讨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的多维重构路径。旨在借助数字化技术与思维,重塑助理馆员艺术服务新形态,提升艺术服务的精准性、创新性与影响力,为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开展艺术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浪潮;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重构;服务创新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与知识服务的重要阵地,也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着深刻变革。艺术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公众艺术素养、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使命。助理馆员作为图书馆艺术服务的一线执行者,其服务角色在数字化背景下亟需重新定位与重构。传统的以文献借阅、展览组织为主的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服务需求。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与思维,实现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的多维重构,成为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数字化浪潮对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的影响
(一)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挑战
数字化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对艺术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图书馆提供的固定艺术资源与服务,而是希望能够根据自身兴趣、需求定制专属的艺术体验。例如,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互动游戏等新颖形式获取艺术知识;老年群体则可能更需要便捷的线上艺术课程指导。这对助理馆员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艺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 “一刀切” 的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
(二)艺术资源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使艺术资源的形态从传统的纸质文献、实体展品,拓展到数字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展品等多种形式。同时,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普及,打破了艺术资源传播的时空限制,艺术资源能够以更快速、广泛的方式传播。例如,线上艺术展览、虚拟艺术博物馆等新型艺术传播形式不断涌现。这要求助理馆员不仅要熟悉传统艺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还需掌握数字化艺术资源的处理、整合与传播技术,以适应艺术资源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三)服务技术手段的升级压力
数字化浪潮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服务技术手段,如智能检索系统、数据分析工具、虚拟现实设备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艺术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但也对助理馆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艺术服务需求进行精准分析,需要助理馆员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式艺术体验活动,要求助理馆员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若助理馆员不能及时掌握这些新技术,将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艺术服务中的优势。
三、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多维重构路径
(一)服务理念重构:从 “资源提供” 到 “需求导向”
助理馆员应深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艺术需求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线上互动等多种方式,主动收集用户反馈,建立用户需求数据库。例如,针对儿童群体,可以设计趣味性的艺术需求调研问卷;对于专业艺术爱好者,可开展深度访谈,了解其对高端艺术资源与交流活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艺术服务内容与流程,实现从被动提供资源到主动满足需求的转变。
在数字化背景下,助理馆员应积极探索创新艺术服务模式。结合新技术应用,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艺术服务项目。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艺术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收藏记录等,为用户精准推送个性化艺术资源;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与溯源,开展新型艺术版权服务。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艺术服务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二)服务内容重构:从 “单一资源” 到 “多元融合”
助理馆员要加强对各类数字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包括数字图书、艺术视频、音频资料、虚拟展品等。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艺术资源管理平台,运用元数据技术对资源进行规范描述与分类,实现资源的高效检索与利用。例如,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以高清数字图像形式整合到平台,并按照艺术家、创作年代、艺术流派等维度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查找。同时,注重与外部艺术机构、数字资源供应商合作,引进优质数字化艺术资源,丰富资源库内容。
除了传统的艺术文献借阅、展览组织服务外,助理馆员应积极拓展艺术服务领域。开展艺术教育与培训服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设艺术课程、讲座、工作坊等,提升公众艺术素养。例如,推出线上油画基础课程,邀请专业画家进行直播授课,并设置课后互动答疑环节;组织线下陶艺制作工作坊,让参与者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三)服务方式重构:从 “线下主导” 到 “线上线下融合”
加强图书馆线上艺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的易用性与交互性。设计简洁直观的界面,优化搜索功能,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艺术资源。增加线上互动功能,如用户评论、分享、在线咨询等,增强用户参与感。
在线上服务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线下艺术服务的独特价值。助理馆员应创新线下艺术服务形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艺术体验空间。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将线下艺术展览升级为沉浸式展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场景之中;举办艺术互动体验活动,如艺术角色扮演、即兴创作比赛等,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通过线上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艺术服务体验。
(四)能力素养重构:从 “基础技能” 到 “复合能力”
助理馆员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艺术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参加相关技术培训课程,积极参与数字化艺术服务项目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技术操作能力。
具备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是助理馆员开展优质艺术服务的基础。助理馆员应不断学习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鉴赏等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艺术素养,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艺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四、结论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的多维重构是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提升艺术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能力素养等维度的重构,能够使助理馆员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服务需求,推动图书馆艺术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助理馆员艺术服务角色的重构仍将持续深化,需要图书馆界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实现艺术服务的创新与突破,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艺术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小蕊,赵晨熹.重现隋唐盛世辉煌打造洛阳靓丽名片[N].洛阳日报,2023-08-23(003). DOI:10.28549/n.cnki.nlybr.2023.001469.
[2]李小燕,吕咏梅.大流通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生助理馆员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4):174+176.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4.174.
[3]文美华.高职图书馆聘任学生助理馆员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J].民营科技,2016,(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