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思考分析
虞志英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摘要:新课标指出,每一门课程都要安排至少百分之十的课时进行跨学科教学,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主要途径。跨学科是新课程标准下推进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老师们必须持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主动地集成各个学科教学资源,力求突破学科屏障,让学生们既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够掌握科学技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科学核心素质。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对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展开研究分析,以期通过整合各个学科知识的跨学科教学,构建高品质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
引言: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人类对外部事物认识要求远远超出了单个学科范围。在当今教学中,跨学科教学已是大势所趋,跨学科学习不是独立于学科之外的,是基于学科内容,融合其它学科知识与方式,以某一话题为中心,进行学习与探索的综合性活动,旨在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实现各专业间的有机结合,促进综合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掘教科书中的跨学科元素
在基础教育阶段,教科书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载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科学现象和问题都不能由一门学科充分说明和解决,要求学生们将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科学教科书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目标就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使他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了解这个世界。
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老师们要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含义,发掘能够和跨学科教学结合的元素,使各种学科知识和方法得到更好的结合,使教科书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帮助学生对科学学习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经验。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当环境改变了”教学为例,首先,通过播放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前后的照片,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提高他们对环保的兴趣。然后引导同学们认真地剖析有关环境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例如气候变迁致使动物迁移等等,此时渗透进跨学科教学。比如通过与地理相关的相关知识,说明不同气候环境的特点各有不同,例如在热带和寒带区域,气候和生态存在较大差异,气候发生改变,气候带的界限也会被改变。比如通过与历史相关的相关知识说明,在人类发展史上,有些历史文明兴起和衰落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例如古代时期,有些地方由于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通过与生物相关的相关知识,说明生物多样化和生物的适应演化过程,例如一些动物要适应环境改变,演化出一些特殊的形态、行为或生理特性,使学生了解在环境不断改变的条件下,生物是怎样存活和繁殖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探讨全世界气候改变对各个区域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比如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生物学科知识,分析生物和生物间存在着怎样的竞争、共生关系,在环境不断改变的现状下,这样的关系又怎样发生变化等。总之,教科书中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跨学科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对跨学科要素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得学生对环境变化的复杂多样产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跨学科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设置跨学科学习任务
在跨学科教学设计视野中,如何制定学习任务,将会对学生学业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根据教科书内容的内在逻辑,抓住学习的主要线索,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分解的同时,将其它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导入,让其它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破解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同时要注意的一点是,设置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合理设置相应的跨学科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保证跨学科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例如,在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相关知识教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了种子发芽、幼苗长大、植物开花、结果四个部分,老师可以根据这四个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促使跨学科内容高效渗透。比如融合劳动主题,设置跨学科学习任务为种植凤仙花,观察并了解“凤仙花的一生”。通过这一活动,指导学生学会种植和照料花草,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大自然生命的价值观。比如融合语文主题,组织学生对植物成长历程进行观测、记载,收集描绘古代耕种发展历史的资料,进行诗歌创作,写出表达自己对植物感情的诗词。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建立起热爱生命、记录生活的生活态度,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生命活动,并进行记录,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同时在读书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情,进而建立起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比如融合美术主题,组织学生发挥想象和创意,自行设计关爱花草,爱护植物的标语,通过这一活动,指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自然的美好,创新运用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思想价值观。比如融合数学主题,组织学生通过直观图形感受韦恩图产生的全过程,运用集合论方法求解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活动,教导学生学习应用韦恩图对植物根、茎和叶各阶段的特性和作用进行结构性和逻辑性解读,培养学生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植物生命生长变化的过程,建立起正确的科学思维。
结语
总之,跨学科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必要举措,是构建现代化科学教学体系的必由之路,老师要深刻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优势,持续深入地加强教学教法创新和实践,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唤活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对每一种科学现象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促进小学科学教育与教学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翁悦.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究[J].小学生(上旬刊) ,2024(08): 52-54.
[2]郝瑞.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J]. 吉林教育,2023(12):54-56.
[3]周晓静.关于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