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管育结合”工作模式的探究
何莲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职业高级中学 524100
摘要:中职教育中,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侧重于学生纪律管理和学业指导,但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以纪律约束为主的单一的管理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新时代中职学生的成长需求。近年来,“管育结合”工作模式逐步得到应用,强调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职业素养。这一模式既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也注重学生的内在成长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中职班主任“管育结合”工作模式实施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其具体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育结合”;工作模式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过去传统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要重视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结合“管”和“育”两方面。所谓“管育结合”,即是对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的双重关注,既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也要注重其思想和人格的发展。
一、中职班主任“管育结合”工作模式实施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学生行为管理,提高班级整体纪律性
在中职学校,学生的行为管理始终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来自社会底层,家庭背景错综复杂,其认知能力与自我管控能力普遍较弱,叛逆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更要在行为上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在校期间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管育结合”的工作模式,正是通过“管”与“育”的有机结合,提升班主任在行为管理上的有效性。班主任在严格管理学生行为的同时引导学生领悟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培养他们自律的意识,逐步形成自主约束的能力。通过师生谈话、个性化引导等方式实现的“管育结合”模式,可有效避免单纯的“管”式教育易引发的学生反感和抵触情绪。班主任借助制度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边界,增强其规则意识;同时,巧妙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领悟规则内涵,实现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遵循的转变。如此一来,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规则能够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为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基础[1]。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较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更大。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尚处于不稳定阶段,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管育结合”的工作模式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有机融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需凭借严格的纪律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还需定期组织班会或其他主题教育活动,借助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日常行为,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以及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管育结合”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一方面,班主任凭借日常与学生频繁的接触和深入的沟通,能够敏锐察觉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在行为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妥善解决困扰自身的心理难题。
二、中职班主任“管育结合”工作策略
(一)推动中职班主任创新管理理念的发展
在中职学校,学生因个性与成长背景差异显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摒弃单一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这种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还能助力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性格特点等要素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中成长。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班主任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管理工具。班主任可合理利用各类信息化平台如班级管理软件、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及时获取学生在学习进度、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数据。结合数据化管理与日常观察进行综合研判,班主任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从而制定更具灵活性的管理策略。此外,信息化管理还极大地促进了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班主任通过线上平台能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有效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2]。
(二)强调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情感需求复杂多样。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与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为助力学生心理成长,班主任可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借助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技巧。同时,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或邀请心理专家进校园,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避免过于严苛的管理方式,防止学生因过大的压力而产生负面的心理反应。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悉心关怀,班主任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4]。
(三)要求中职班主任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脱离班级的实际情况,而需针对班级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精准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症结所在。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高度重视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了深入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尤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很多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千差万别。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若制度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学生极易产生抵触的情绪。这不仅会扰乱班级的整体秩序,还会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注重公平性,让所有学生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在行为规范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都应当接受相同的管理与教育。同时,班主任要明确规定每项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并为违反规定的行为设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偏袒任何一方[5]。
结语:综上所述,“管育结合”工作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展现出独特价值。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管理与育人相互割裂的局面,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教育手段,而是从学生个性、心理、职业发展等多维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通过实施“管育结合”模式,班主任不仅能有效加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与学习氛围,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模式为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向,致力于培育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磊.探讨“管”“育”结合下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188-189.
[2]王珍芳.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29+31.
[3]张永康.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思路[J].现代职业教育,2020,(29):166-167.
[4]谢美峰.“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128.
[5]刘晓慧.关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思考[J].才智,2019,(19):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