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述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技巧

作者

马芳红

西北民族大学 730030

摘要:《运河谣》是由我国知名作曲家印青所创作的具有民族气韵同时也借鉴了经典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的一部歌剧。于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来生来世把你爱》就是此部歌剧的女主角水红莲在葬身火海之前所演唱的咏叹调。是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重要选段。这首作品是女主人公水红莲在赴死前的最后高唱,无论从演唱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本文对整部歌剧的创作和情节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而后对作品的演唱处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是剧中脍炙人口的片段,经由女主角“水红莲”的深情演绎,尤为动人。精准捕捉“水红莲”的人物特性,是完美诠释这首咏叹调的精髓所在。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气势恢宏、层次分明,演唱难度较大,值得演唱者去学习和挑战。

关键词:作品分析;演唱分析;演唱技巧;情感表达;曲式分析

一、创作背景

《运河谣》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聚焦运河沿岸底层百姓的生活与情感。大运河作为贯穿中国南北的历史动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记忆。编剧黄维若和董妮希望通过歌剧形式展现运河文化的厚重底蕴,以及运河人勤劳、坚韧的精神特质。剧中融入了运河号子、民间小调等传统音乐元素,结合现代歌剧的作曲技法(如作曲家印青的旋律创作),既保留了本土文化特色,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二、对歌曲《来生来世把你爱》的音乐剖析

首段(第1至17小节)序章以音符F起始,以“啊”字强音延展四拍,为全曲铺设了基调。那“啊”,仿佛烈焰为我心沸腾,激流因我情澎湃,生动勾勒出主角水红莲心潮激荡的景象。一句“喜忧参半情难言”,深刻传达了水红莲内心深处的呐喊,那是一种交织着矛盾与不舍的复杂情感。激昂的旋律逐渐过渡至抒情段落,情感稍显平复,但旋律依旧跌宕起伏。这恰恰展现了水红莲不顾自身安危,甘愿以生命为代价拯救秦啸生的壮举,彰显了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在坚定之中,又流露出难以割舍爱人、不愿其独自离去的深切情感。“此番离去,犹如蛟龙遨游深海!”的壮志凌云,堪称一次心灵的飞跃与升华,彰显出水红莲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及与邪恶势力抗争到底的顽强意志,是她源自灵魂深处的呼唤与呐喊。随后,六小节的伴奏悠扬响起,为全曲的氛围带来一丝柔和的过渡,恰似桥梁般连接着前后,巧妙引出接下来的乐章。

第二部分(第23至40小节),它宛如一个并列的双句乐章,细分为23至31小节与32至40小节两大板块。此处的情感基调转向了细腻温婉的抒怀,与之前的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细腻描绘了水红莲内心深处的倾诉,不再有开篇“引子”那般慷慨激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柔情。喜悦之中蕴含着柔美且带有悲剧色彩的情感表达。钢琴伴奏部分主要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等节奏型,

第三乐段(涵盖44至60小节)恢复了初始速度,并转调至降B大调,音乐的情感波动变得更为剧烈,钢琴伴奏部分通过紧凑与舒缓的对比,生动描绘了水红莲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忧虑。此段落旋律虽无大起大落,却拥有极佳的流动性,节奏与音型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直至尾声处直接点题,巧妙过渡到第四乐段——“来生再续情缘”。

第四乐段(64至103小节)作为全曲的巅峰,调性重归降E大调,内部可细分为两大乐句。其旋律以绵延的长音为核心,而钢琴伴奏则采用了急促密集的八分音符,仿佛急促的脚步声,营造出一种紧迫氛围,将熊熊烈焰的肆虐、船只倾覆以及水红莲即将与世隔绝的悲壮场景,刻画得入木三分。最终,乐章以一句铿锵有力的“挚爱你心”画上句号,这是水红莲生命绝响的呐喊,将整首曲子推向高潮,深刻凸显了“来世续缘挚爱你”的核心主题。

三、从演唱技巧分析

第一部分(1至17小节)该段落音乐气势磅礴,以一个激昂的“啊”字作为高音引领,要求演唱者必须全力倾注,声音需饱满且坚定,声线需深沉而稳固。鉴于起始音符F音高颇高,演唱者需确保声音悬于高位,利用头腔共鸣,以此传达出水红莲对命运的愤慨呼喊,“烈焰为我狂舞,洪流为我激荡”,形象地描绘了水红莲身处险境——立于巨轮之上,四周烈焰滔天,她却泰然自若,内心交织着爱人即将脱险的喜悦与即将生离死别的哀伤,悲喜交融。

第二部分(23至40小节)情感丰富。“我为你历经千难万险,只为重生……一切从头开始”,“可悲的是此生漫长的告别……又有谁能给予你关怀”,此段旋律倾诉衷肠,声音的控制需拿捏得宜,细腻地传达出水红莲的心绪。在演绎这段时,面对旋律的舒缓与音符的悠长,歌者需更加聚焦于表达水红莲对秦啸生矢志不渝的爱情和坚定的信念。演唱时,可适当融入“哭腔”以增添情感深度。同时,此段还描绘了水红莲在生死边缘回忆与秦啸生共度的艰难岁月,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心中期盼着美好生活,却终究难以如愿的悲凉境遇,故而在演唱时,需流露出一种凄楚的情感。

第三部分(介于44至60小节)构成了全曲中枢的第二篇章。此部分同样是一个深情流露的旋律段落,它为女主角纷繁复杂的情感抒发与戏剧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水红莲通过“祈愿苍天能垂怜,愿你安康无恙,远离灾祸纷扰”的唱词,细腻地传达了对秦啸生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愫与深切期盼。因此,在演绎这一片段时,演唱者需兼备柔情似水的倾诉与深情厚意的表达。需怀揣一丝不屈的坚韧。该段落由两个递进式乐句构成,进入第二乐句时,情感需较之首段更为澎湃,方能引领情绪步入巅峰,揭开全曲的激昂篇章。

第四部分(第64至103小节)是全曲的激情顶点,节奏加速,澎湃的节奏要求情感沸腾,“我将离去,矢志不渝……来生来世,矢志爱你,爱你,啊,爱你,爱你”,字字句句深情动人,直击心灵。水红莲在生命终焉之际,拼尽全力向秦啸生许下来世情缘。从“我将离去”至“来生来世爱你”,整个段落需由洪亮渐弱,旋律跌宕,随后再次演绎此乐句,第二遍的情感应更加炽烈,高音区的稳定不可或缺,展现了红莲对来世爱情的无限向往,也让这位为爱无畏生死的女性形象跃然眼前,更加鲜活立体。当第二遍“来生来世爱你”唱罢,音乐速度骤降,伴奏与旋律需同步收束,短暂静默后缓缓重启,此般欲扬先抑,旨在为最终的高潮铺设道路。在慢板的悠扬之后,连续三次“将你深情拥抱”,情感的浪潮层层推进,直至全曲的高潮之处——降B调的“爱”字,此刻,演唱者需精准驾驭情感与呼吸,声音需凝聚而音色既要饱满又兼具温婉,作曲家特意指示力度转为中弱(mp)。演绎时,演唱者眼神可投向遥远天际,模拟出水红莲那生命垂危之态。发声技巧上,声音源自后方,经头腔悠扬释放,牙关微启,凭借气息的力量将声音托举而出,同时,加强对横膈膜的气息调控,方能圆满诠释全曲的最高音符。

四、总结

《运河谣》巧妙融合了西方歌剧的艺术精髓与我国璀璨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传奇。融合民族唱法与配乐,为民族歌剧的创作开辟新天地,树立了标杆。剧中女主角水红莲展现出的无畏生死、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心。颂扬了主人公秦啸生、水红莲、关砚砚等人秉持的刚强正直、坚韧无畏、勇于献身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演绎这首曲目时,需怀揣对作品的深刻认知与真挚情感,方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其韵味。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其演唱难度颇高,对歌者的歌唱技艺与音乐涵养提出了严格要求。唯有通过深入学习、广泛查阅资料,透彻理解作品的背景故事与作曲家的创意构思,再结合乐谱中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等要素的精准把控,方能较为贴切地演绎这首歌曲,实现学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