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生活 体验生活 学会生活
刘向军
叶县教育体育局幼儿园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主要包括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幼儿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生活活动占据在园时间的一半以上。生活活动不仅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爱游戏、好嬉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将生活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可以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幼儿美好生活的过程。同时,对幼儿园教师来说,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的开发,能够形成有效指导幼儿生活活动的方法策略,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保教水平和办园质量。
叶县教育体育局幼儿园近年来开展了有关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的开发研究,从资源建设、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区域活动、集体教学、家园协同、课程评估等方面形成相应的课程实践策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乐中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建立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开发资源库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开发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必须有一定的课程资源支撑。教师除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生活活动游戏化组织方法,也搜集寻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生活活动小游戏、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案例设计等,改编或创编游戏方法,收录整理运用到课程开发研究中。从喝水、洗手、就餐、午休、如厕、点名、离园整理等生活各环节方面将幼儿比较喜欢、乐于接受的手指游戏、语言游戏、儿歌游戏等百余个生活游戏汇编成册,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二、创设生活活动课程的游戏化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育人因素,在适宜的环境中,幼儿能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就要在幼儿生活区域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环境。如在大班喝水区墙面布置“咕咚能量站”,粘贴上纸杯作为容器,制作代表幼儿的标志,每天请幼儿用小棍自行统计喝水次数;布置“健康水吧”区域 ,提供花茶、红枣等养生饮品,准备有机玻璃杯茶具、吧台服饰等供幼儿扮演服务生为大家倒水;中班在喝水区悬挂小动物头饰,每天请幼儿扮演动物去喝水;每周在喝水区布置“喝水小明星”图表,鼓励幼儿多喝水。一系列喝水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中变得积极主动,每天都会开开心心主动喝水,在童趣的环境中,孩子自然而然的接受着正确的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能力的掌握变得轻松自然。
三、巧用游戏化方法和策略组织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的核心是游戏化组织的方法策略,在课程开发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是生活组织语言游戏化。在生活环节中,将简单的指令性语言改为运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组织,激发幼儿参与生活活动的兴趣,改被动的听命令变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动。如喝水游戏中,教师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告诉孩子说:“小动物口渴了”,幼儿立刻学着小动物的动作去拿水杯喝水了;午睡时,教师用游戏的语言说:“小电池,你们玩了一上午,已经没电了,请把头枕在枕头上,身体不要乱动,好好充充电。”幼儿就高兴的扮演小电池自觉闭上眼睛睡觉了。游戏化的语言组织,让生活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乐于参与生活活动,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是生活情境创设游戏化。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生活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在课程开发研究中,创设游戏化的生活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能力和习惯。如就餐环节中,中班创设了“趣味食谱播报”游戏情境,幼儿扮演蔬菜宝宝播报菜名,讲述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大班创设了“报菜名”游戏情境,幼儿扮演服务生为大家做餐前服务,并播报当天的食谱;喝水环节中,创设“健康水吧”喝水区域,幼儿分别扮演服务生和顾客角色进入游戏情境中进行生活活动;点名环节中,创设“动物园”“开火车”“节奏问好”等游戏情境,使枯燥的点名变成了幼儿的期待。游戏化生活情境的创设使生活环节的组织变得富有情趣,激发了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参与生活的主动性,让生活活动组织更加丰富多样。
三是生活技能练习游戏化。生活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次练习,幼儿才能真正掌握技能。手指游戏、儿歌游戏等生活技能小游戏将衣服、裤子、毛巾等生活用品赋予拟人化形象,幼儿在游戏儿歌的伴随中边说儿歌边练习着穿衣、叠裤、穿袜子和系鞋带等生活技能,在小游戏帮助下,生活技能的掌握变得轻松自如。如“左边一列火车钻山洞,右边一列火车钻山洞,呜—两列火车顺利过山洞,裤子穿好了。”用形象的游戏儿歌帮助幼儿学习穿裤子的步骤;又如“两个好朋友,交叉握握手,变个兔耳朵,交叉拉拉手。”在拟人儿歌的帮助下,幼儿学习着系鞋带的技能;再如“卷呀卷呀卷白菜,剥呀剥呀剥白菜,装呀装呀装馅子,捏呀捏呀捏饺子,盖呀盖呀盖锅盖。”把秋衣和裤子想象成白菜和饺子,在一捏一卷中幼儿自然的掌握着如厕后的整理衣服技能。拟人游戏儿歌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无处不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生活技能,让生活技能的掌握变得既有趣又容易。
四、开展生活活动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
在课程建构过程中,集体教学成为生活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幼儿对生活能力的掌握有差异,如有的幼儿只掌握三四步洗手步骤,有的幼儿挑食,有的进餐姿势不正确和餐后整理不规范,不少幼儿午休后的穿衣步骤有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将生活技能的学习和集体教学相结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生活技能。
如集体教学《我爱洗手》,通过创设情境、观看正确洗手视频、为洗手步骤排序、两人配合做洗手游戏等教学环节,使幼儿在二十多分钟内学会了七步洗手游戏法的步骤;集体教学《粗粮小吃店》,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在参观小吃店的方式中了解粗粮包括哪些,每天要适量摄取粗粮,才能达到均衡饮食、营养健康;集体教学《我们来排队》,通过录制幼儿的真实排队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隐含的安全隐患,教育幼儿在卫生间和茶水炉前有序排队。
五、家园配合强化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由于生活活动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在家中也会进行,如果只关注园内的游戏化课程实施,会造成在幼儿园中养成的生活好习惯回到家庭中出现脱节现象,使课程实施的成效不能得到巩固。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家园共同配合。例如,可以录制幼儿在园学习和掌握的生活小游戏视频,发送资源库链接,以扫描二维码方式向家长宣传游戏做法,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的生活活动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自创生活活动游戏,既促进亲子情感,又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六、评估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效果
课程评估是评判课程实施效果的依据。在课程开发研究中,比较适用的方法之一是运用观察记录法,针对幼儿生活技能的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幼儿情绪的变化、合作交往等行为习惯特征进行观察并记录,发现和分析幼儿在生活游戏课程实施前后的差异性变化,评价幼儿对生活活动的兴趣和生活能力养成情况;二是可以制定生活活动的观察量表,从幼儿参与生活活动的数据、生活习惯和技能掌握的程度等方面分析游戏化课程在幼儿生活中实施的效果。同时,要根据观察分析、观察量表等评价结果,对游戏化生活活动课程不断进行调整,以求达到最佳课程实施效果。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化课程开发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3YZX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