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问政”节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助力政府管理

作者

郑晓玲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摘要:在当下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公众对于政府管理效能的关注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问政”节目应运而生,这一节目形式聚焦于民生热点、曝光管理短板,切实追问责任落实,让政府工作得以在聚光灯下接受公众审视,不仅打破信息壁垒,更促使政府主动回应民意诉求,有效提升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问政”节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助力政府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构建透明、高效且负责任的现代政府管理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问政”节目;舆论监督作用;政府管理;具体策略

引言: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治理创新,其明确提出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与舆论监督协同发力的新格局。同时,社会矛盾的转变促使公众对政府管理效能提出更高期待,民主也更渴望更直接、更有效的监督渠道。在这一发展形势下,“问政”节目作为融合传统媒体权威性与新媒体交互性的监督平台,以“现场问政、直面问题、追踪整改”的模式,将政府工作置于公众视野之下,现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样本。

一、“问政”节目舆论监督功能的具体体现

“问政”节目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其舆论监督功能在实际运作中有着多方面具体体现。以湖州市新闻媒体中心的《看见》栏目为例,其便充分发挥了“问政”节目在舆论监督方面的独特作用,有效助力政府管理,在这一节目中主要表现在于:

一方面,在这一栏目中,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深度挖掘现象背后的实质,引发广泛关注,比如,在栏中针城市发展板块,深度挖掘桥下空间的利用与管理长期被忽视问题,鉴于其存在脏乱差和诸多乱象,着重推出“关注桥下风景”系列报道,将问题直观呈现在公众面前,使得原本隐蔽的城市管理短板暴露在聚光灯下。借助这一方式,该栏目成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引发了大众对城市空间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政府部门重视并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除了桥下空间问题,在《看见》这一栏目中,其他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比如曝光湖州中心城区废弃线杆权属不清“拔刺”难的问题,记者深入调查报道,成功引起市委书记重视,后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整改工作。在经过半年蹲点记录之中,湖州市高效实现废弃线杆全域动态清零,这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安全隐患,还提升了城市形象,相关成果获得省级部门批示肯定。

二、“问政”节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助力政府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选题,聚焦民生痛点

为保证“问政”节目发挥良好舆论监督作用,以助力政府管理,精准选题非常关键,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基层调研,收集民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在湖州市新闻媒体中心《看见》这一栏目之中,其选题便关注到桥下空间脏乱差、稳健这一热点和难点,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在聚焦于这一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痛点进行选题之后,便快速吸引到公众目光,引发社会共鸣,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政府重视并积极解决问题,得以让有限的节目资源发挥最大的监督效能,推动政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深度挖掘,提升报道质量

除了精准选题以外,“问政”节目也需注重深入挖掘,唯有“追根溯源”,方可有所根据、有所依托进行深层次报告,以全面提升报道质量,让民众有所信服,充分发挥应用舆论监督作用,更好地助力政府管理。具体来说,一方面,节目团队要如《看见》栏目记者一样,充分发挥“脚力”,无论大小事件,深入事件现场,全面、细致地了解问题来龙去脉,像在对桥下空间的报道,不仅满足于表象的观察,而是深入各个桥下区域,与周边居民、商户进行广泛交流,从居民回应视角中,提供日常使用这些空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商户则从经营视角,反映空间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足相关情况,为后续报道提供了丰富素材。另一方面,也需在报道中进行深层次剖析,不仅仅要呈现问题,更要找寻问题背后的关键因素,借助这一深度挖掘,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帮助其精准施策,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政府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搭建平台,促进政民互动

“问政”节目作为一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节目类型,其不应高高在上或是浮于表面,而是应走进大众,切实搭建起与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需全面增强其互动性。比如可在节目中设置现场问答,亦或让民众参与到线上留言互动,以便让民众有机会直接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这一双向活动也使得政府部门可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如同湖州市新闻媒体中心《看见》一样,在栏目当中,积极与市级各个部门及各区县建立日常问题线索报送机制,使得民众的声音能够迅速传递到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也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政民互动氛围,既提升了政府公信力,也提升了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持续性,助力政府提升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政”节目在社会治理进程中意义非凡,其凭借强大的舆论监督能力,不仅能够成为政府管理的有力助手,而且让城市管理“隐秘角落”得以曝光,完善管理机制。因此,应充分认识到“问政”节目的优势,未来应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持续提高报道质量,加强对复杂问题的剖析能力,为政府提供更具建设性的意见。也相信在“问政”节目与政府部门的紧密协作、良性互动下,可凝聚更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攻克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难题,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美好的社会环境持续助力!

参考文献:

[1] 汤雅芬. 地方台形成舆论监督合力的途径——以九江广播电视台《政协民主评议电视问政》为例[J]. 声屏世界,2023(10):86-87,90.

[2] 于存水. 电视问政节目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思考[J]. 全媒体探索,2024(1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