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燃煤机组节能减排的协同优化策略与实践分析

作者

刘晓虎

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燃煤机组在我国电力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节能减排是重中之重。先对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协同优化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协同优化概念和内涵。讨论了三种协同优化策略,分别是基于设备改造、运行优化和智能化。研究证明该协同优化策略能有效地融合技术和管理手段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燃煤机组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依据和实际指导作用。

关键词: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协同优化

引言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燃煤机组节能减排问题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燃煤机组是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主要力量,燃煤机组的高效运行及环保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目标。协同优化这一综合性手段,将设备改造、运行优化以及智能化技术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提高燃煤机组能效以及环保性能。

一、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协同优化理论基础

(一)协同优化概念

协同优化是从多层次和多维度进行优化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各系统、各装备或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来使全局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对燃煤机组来说,协同优化是指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目标、设备改造、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采用多元化手段统一调度优化,使机组运行综合效益达到最大。传统优化方法通常注重单一因素优化,协同优化强调各系统之间的协同,突破孤立优化限制。具体来讲,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时,协同优化除了需要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外,还需要通过提高设备效率以及智能化管理等方式来进一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优化。通过协同优化使燃煤机组运行状态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都能得到灵活调节,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同时尽量地减少能耗及排放,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

(二)协同优化的内涵

协同优化其内涵并不局限于技术参数优化,而是系统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就燃煤机组而言,协同优化需要从设备,操作,控制和管理多角度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一是协同优化注重设备之间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以保证各设备处于各自最优工况,实现节能减排。二是运行优化在协同优化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它既包括机组负荷调度、燃料利用优化,又涉及运行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参数调整。采用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机组在各种负荷与环境条件下能维持最优的能源利用效率与排放水平。三是协同优化包含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利用先进数据分析与控制技术实时采集机组运行过程中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智能分析、预判设备状态及能效波动情况并提前优化调整。从整体上看,协同优化内涵多方向、多层次,需要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机组合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并最终达到综合可持续优化目标。

二、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协同优化策略

(一)基于设备改造的协同优化策略

燃煤机组关键设备技术改造可促进设备运行效率提高,同时降低能耗。如锅炉、汽轮机和热电联产系统中的节能改造能有效地减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锅炉而言,利用高效燃烧技术对空气预热器及热交换器进行优化设计可明显提高热效率并降低烟气排放。就汽轮机而言,提高汽轮机热效率和机械效率、降低机械损耗还可以提升整个系统运行效率。对排放控制设备可通过不断更新脱硫和脱氮技术或使用较先进低氮燃烧器来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从整体上看,以设备改造为核心的协同优化策略通过关键设备的不断改进与优化来不断提高整体机组经济性与环保性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基于运行优化的协同优化策略

以运行优化为基础的协同优化策略主要集中在提高机组操作的效率上。燃煤机组运行管理十分复杂,涵盖了燃料选配、负荷调度、运行参数调节等诸多环节。通过对机组运行策略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燃料利用效率、降低无效能耗和排放水平。第一,负荷调度优化问题是运行优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对机组负荷需求和发电效率关系的实时监测来对机组运行负荷进行合理调节,以避免机组在低负荷或过高负荷下处于非最优运行状态。第二,燃料调度与配比优化同样是运行优化中的重点,选用优质煤、科学调整燃料配比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第三,运行参数的精细化调节,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调控,能够保证机组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始终处于最优效能区间。上述优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机组整体节能效果、减少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

(三)基于智能化的协同优化策略

智能化技术应用,给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以智能化协同优化策略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了机组整个运行过程智能监控及优化决策。通过设置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并结合云平台分析技术可对机组各环节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对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效率降低等风险进行提前预警,然后动态优化调整。比如智能化系统可以对燃烧工艺、进风量和锅炉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使燃烧过程一直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使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对机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可以使智能化系统找到潜在优化空间并给出优化建议乃至运行策略自动调整。该基于智能化协同优化策略不仅可以提升机组运行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成效,达到能源精准管理与调控。

三、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协同优化实践案例分析

某燃煤电厂在实践中引入协同优化策略成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电厂通过机组设备改造提高锅炉热效率及汽轮机机械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及碳排放。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对运行参数进行动态调节,进一步提高机组能源利用效率。以一个600MW的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在智能系统的指导下,该机组成功地达到了负荷调度的最佳状态,降低了燃料使用量15%,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减少了超过10%。借助智能化系统,电厂也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预警与故障诊断、提前检修、避免大量停运时间、保证机组连续高效运行等。该实践案例验证了协同优化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机组整体经济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兼顾设备改造,运行优化和智能化技术协同推进,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改善,契合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结束语

总之,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协同优化策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成效。通过对燃煤机组进行设备改造、运行优化以及综合运用智能化技术,既可以有效减少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又可以显著提升燃煤机组能源利用效率。实践案例证明该协同优化策略对机组整体性能的改善有很大的潜力。但协同优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成本问题和管理协调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为此,今后仍需要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管理优化上继续发力,才能达到燃煤机组节能减排这一长远目标。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协同优化策略必将对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有力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席莉, 龙建平. 全网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 能源与节能, 2023, (06): 108-111.

[2]尹华雷, 张振. 燃煤电厂机组调峰与供热节能减排降碳改造探讨[J]. 中国设备工程, 2022, (11): 269-271.

[3]姜锡伦. 郑州市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调研及对策研究[J]. 内江科技, 2019, 40 (09): 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