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选型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作者

赵云海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大跨度空间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结构选型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风荷载作为大跨度空间建筑的主要设计荷载之一,对结构的响应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详细探讨大跨度空间建筑的常见结构选型,深入分析风荷载作用下不同结构的响应特点,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结构选型与风荷载响应分析的实际应用,为大跨度空间建筑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选型;风荷载;响应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功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大跨度空间建筑如体育场馆、展览馆、航站楼等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类建筑通常具有空间开阔、内部无柱或少柱的特点,以满足大型活动、展览展示等功能需求。然而,大跨度带来的结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中风荷载是影响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结构选型能够有效抵抗风荷载,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同时兼顾建筑的经济性和美观性。因此,研究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选型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跨度空间建筑常见结构选型

2.1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是一种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规律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空间杆系结构。它具有空间受力、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网架结构的杆件一般采用钢管或型钢,节点通常为焊接球节点或螺栓球节点。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平面桁架系网架、四角锥体系网架、三角锥体系网架等。平面桁架系网架构造简单,受力明确,适用于中小跨度的建筑;四角锥体系网架和三角锥体系网架空间受力性能更好,可用于较大跨度的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网架结构常用于体育馆、影剧院等建筑,能够为建筑提供较大的无柱空间。

2.2网壳结构

网壳结构是曲面状的网格结构,通过杆件的合理布置和节点连接,将屋面荷载传递到基础。网壳结构具有优美的外形和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可分为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单层网壳杆件较少,结构轻盈,但对杆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常用于中小跨度且建筑造型要求较高的项目;双层网壳则通过增加一层杆件,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大跨度建筑。网壳结构的曲面形式丰富,如球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球面网壳受力均匀,传力明确;圆柱面网壳在一个方向上刚度较大,适用于长条形建筑;双曲抛物面网壳造型独特,具有良好的建筑表现力。

2.3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主要由索网、边缘构件和下部支承结构组成。索网是悬索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通过高强度钢索承受拉力来抵抗外部荷载。悬索结构具有自重轻、跨越能力大的显著优点,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建筑功能和造型需求进行设计。根据索的布置方式,悬索结构可分为单曲面悬索结构和双曲面悬索结构。单曲面悬索结构常用于单向大跨度建筑,如单跨桥梁、单跨体育馆等;双曲面悬索结构则适用于双向大跨度建筑,能够提供更大的无柱空间,如大型展览馆、航站楼等。悬索结构的建筑造型轻盈流畅,富有动感,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

2.4膜结构

膜结构是以建筑织物,即膜材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形式。膜材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透光性好、耐久性强等特点。膜结构可分为张拉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和充气膜结构。张拉膜结构通过拉索和支撑结构对膜材施加预应力,使膜材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曲面,以承受外部荷载;骨架支承膜结构则是通过刚性骨架来支承膜材,膜材主要起围护作用;充气膜结构是利用空气压力使膜材保持一定形状,形成封闭空间。膜结构造型新颖独特,能够创造出富有现代感的建筑形象,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商业设施、景观建筑等领域。由于膜材的柔性特点,膜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设计。

三、风荷载对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的影响

3.1风荷载的特点

风荷载是一种随机变化的动力荷载,其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风荷载的大小与风速、风向、地形地貌、建筑体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大跨度空间建筑设计中,通常采用基本风压来表示风荷载的大小,基本风压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到的。风荷载还具有脉动特性,脉动风会引起结构的振动,对结构的动力响应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风在遇到建筑物时会发生绕流现象,导致建筑物表面的风压分布不均匀,在建筑的迎风面、背风面、侧面以及屋盖等部位会产生不同的风压值,这种风压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大跨度空间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形式

1.静力响应

在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会产生静力位移和内力。结构的静力位移是指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的静态变形,过大的静力位移可能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导致屋面漏水、门窗变形等问题。结构的内力包括轴力、弯矩和剪力等,风荷载引起的内力分布与结构的形式、刚度以及风压分布密切相关。在网架结构和网壳结构中,杆件主要承受轴力,风荷载作用下部分杆件的轴力会发生较大变化;悬索结构的索主要承受拉力,风荷载可能会使索的拉力增加,甚至导致索的松弛或断裂;膜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膜材会产生较大的拉力和变形,需要合理设计膜材的预应力和边界条件,以确保膜结构的稳定性。

2.动力响应

由于风荷载的脉动特性,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在风作用下会产生振动。结构的动力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等。过大的动力响应会使结构产生疲劳损伤,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可能会引起使用者的不舒适感。特别是对于轻质、柔性的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如膜结构和悬索结构,风致振动问题更为突出。在设计这类结构时,需要考虑风振系数来修正风荷载的大小,以确保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

四、风荷载作用下不同结构的响应分析方法

4.1理论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结构的力学模型,运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理论知识,对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响应进行分析。对于简单的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如平面桁架系网架结构,可以采用解析法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对于复杂的空间结构,如双层网壳结构和膜结构,则需要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单元,通过求解单元的刚度方程,进而得到整个结构的刚度矩阵和荷载向量,最终求解结构的响应。理论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对于复杂结构,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具备深厚的力学知识和丰富的计算经验。

结论

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选型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风荷载作为主要设计荷载之一,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结构选型在风荷载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响应特点,网架结构整体性好但部分杆件内力较大,网壳结构受力性能优越且动力响应较小,悬索结构跨越能力大但对索的设计要求高,膜结构造型独特但风荷载响应复杂。在进行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建筑造型、经济性以及场地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和评估。理论分析方法、风洞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使用,相互验证,以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并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抵抗风荷载,满足大跨度空间建筑的功能要求。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选型和抗风设计将更加注重创新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波,刘刚,等.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选型的多目标决策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3(05):80-90.

[2]赵亮,李悦,等.基于CFD技术的大跨度建筑风荷载数值模拟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22(07):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