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探讨

作者

赖路明

吉安市博物馆江西省吉安市 343000

引言:

在中华民族发展中,文物和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状况,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可以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能。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讲,虽然在文物保护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法律,但是在新时代,文物保护与利用仍然遇到多重挑战。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需要通过先进的修复技术,打造全新的宣传渠道,提升文物的利用效果,才能较好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一、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实际价值

(一)满足社会公众的历史文化需求

不同时期的文物历史背景有所差异,不光是当时社会的真实记寻,同时也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重视文物利用和保护,不光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同时也能满足各类观众的文化需求。文物保护与利用,可以引导公众学习,展示文物多样化特征,逐渐树立文化自信,助力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二)为社会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文物中包括大量的历史要素,可以为社会教育实践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保证教育元素多样化。在挖掘文物历史要素中,需要重点保护文物,让文物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进行展览,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在文物科学保护中,需要确保文物可常态化参加展览展示,为社会教育工作提供文化内涵支撑,保证社会教育的质量水平。

(三)为历史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对于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来讲,文物作为物质载体,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价值。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反映着当时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背后的精神追求,人生价值,当地人们的审美等等,文化内涵丰富。有些出土的文物,甚至可以解决历史文化研究遇到的空白,打破人们原有的认知。

二、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有效优化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文物保护与利用中,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在现实角度来看,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县级以下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现有的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一般来说,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时,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对于部分管理部门来讲,有的管理制度健全程度不足,也没有针对制度进行完善,有些地方对文物保护利用仍然不够重视。因此,在开展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准备阶段,需要关注管理制度本身,分析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现实需求,制定合理的制度改革措施,达到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在落实制度优化方案后,制度还需持续更新,合理把控创新发展方向,推动文物保护与利用持续开展。

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中,需要认真贯彻各项工作制度,日常也需重视安全检查,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根据不同文物的种类制定合理的巡检措施。在文物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需要压实文物保护工作责任,签署安全责任书,同时也需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对现有的工作方式进行拓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计划,在恢复修复文物原有样貌的同时,将文物的利用效果最大化[1]。

(二)合理引入数字化技术,增强文物保护效果

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传输速度逐渐增加,新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文物保护以及利用工作来讲,在工作模式创新中也需发挥出数字化技术的作用,降低出现工作失误的概率。对于从业者来讲,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时,需要对工作思维进行创新,通过技术赋能以及工作能力的提升达到理想工作成果。例如,在文物保护方面,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及时监测文物的状态,对文物存放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控,避免环境对文物产生影响。在文物利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还原,对于状态不佳不便展示的文物,还能建立三维模型,通过线上互动方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达到理想的展览效果。

在文物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通过智能系统以及科技防范等方法,可以提高文物保护能力,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出现失误。文物保护工作也需要做好提前预防。例如,在文物保护区域,需要及时进行防潮、防震、防火处理,通过化学处理方案,避免文物受到影响。由于文物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难度,需要结合现实工作需求,获取先进技术的支持,制定合理的修复以及展览措施[2]。

(三)面向社会公众群体,做好文物保护与宣传工作

在文物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展览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为提升文物保护和利用效果,我们不光需要关注文物的本身状态,还需在宣传方面入手,让群众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当中,让群众在参与和了解文物保护工作方法,自然受到文物历史价值的熏陶,达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工作目标。

在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中,可以入驻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针对文物保护内容进行宣传。在宣传工作之余,还需在公众号上对文物进行展览,增加群众的参与感,提升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工作水平。

在文物保护利用中,可与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相结合,增加文物保护的活动效果。文物资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缺少对文物的合理保护,无法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因此需要重视文物保护与利用,加强文物的宣传力度,助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四)确保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打造,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根基。在文物保护与利用创新工作中,需要重视从业者的培养,制定完善的培养制度,保证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效果。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拥有创新意识,推动文物保护积极开展,避免人员因素影响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效果[3]。另外,在人员培训方面,需要积极开展道德教育活动,避免从业人员人为恶意破坏。制定专项培训方法,提高从业人员技能。在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以更多途径来保护文物。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极其重要,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常规化跟踪管理,不断解决遇到的挑战,切实保护好文物,发挥好文物的实际价值,为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国家宝贵的财富,不光可以反映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等文化,对于社会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解决文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遇到的难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从业者来讲,需要了解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现实价值,满足社会公众以及科学研究的现实需求,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在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中,还需通过健全的工作制度,合理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文物保护效果,确保从业者综合素养的同时,创新现有的宣传制度,提升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佳佳 , 姚小乾 , 姚尧 , 等 . 河北省文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J]. 匠心 ,2025,(04):129-132.

[2] 李卉 . 盘山县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17):36-39.

[3] 段天璟 , 曹文哲 . 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张忠培先生的文化遗产保护论 [J]. 东南文化 ,2024,(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