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本解读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关联分析
孙红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人民路分校 214500
引言:
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经典文本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初中阶段,经典文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典文本解读往往过于片面化、程序化。所以,探究经典文本解读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典文本解读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关联
在初中阶段,经典文本以其规范优美,凝练精妙的语言表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载体,学生通过研读经典文本,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言应用的准确性 。在审美鉴赏方面,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本,感受文学之美,不断提升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经典文本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此外,经典文本承载着民族精神,学生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感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经典文本解读对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是实现学生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经典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一)深挖文本内涵,构建思维深度网络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经典文本解读需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突破表层信息,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意义及价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层层深入,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研读经典文本,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打破思维定式,构建思维网络,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以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接着抛出问题:“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为鲁迅童年时期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作答完成后,教师可继续引导:“那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又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他如此念念不忘呢?”学生再次研读文本,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原来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鸣蝉、黄蜂等小动物,是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紧接着教师可以追问:“长妈妈讲述美女蛇故事与百草园有什么关联?”学生深入思考后明白,这个故事带着神秘色彩,也为百草园增添了别样的氛围。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若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看作童年不同阶段的象征,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学生可以想到兴趣探索与知识积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在经典文本解读中,完成多重维度的思维建构。
(二)创设情境任务,激活语言运用场域
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围绕具体文本创设语言运用情景,让学生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掌握文本内涵,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实践语言建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辩论赛等具体探究性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提升表达能力,解读经典文本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经典文本中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课时,教师创设 " 咸亨酒店论坛 "情境任务,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掌柜、酒客、长衫主顾等角色,围绕" 孔乙己是否值得同情 " 展开辩论。扮演孔乙己的学生需模仿其 " 之乎者也 " 的迂腐语言,在辩驳中展现人物的自命清高与落魄无奈;掌柜与酒客则要用冷漠、嘲讽的口吻,重现文中 " 排 " 出九文大钱、" 哄笑 "等场景中的语言特色。辩论过程中穿插 " 酒客即兴创作打油诗嘲讽孔乙己 " 环节,要求学生借鉴鲁迅凝练、讽刺的语言风格,用诙谐语句揭示人物性格与社会现实。辩论结束后,学生需要以 " 记者 " 身份撰写新闻评论,分析文本中人物对话如何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在语言实践与文本分析的交织中,既深入理解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又提升了语言表达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结合多元视角,促进文化传承理解
经典文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及人文信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多元视角,将经典文本重置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经典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时代背景下的相似经典文本进行对比,拓宽学生认知视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将经典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挖掘经典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以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先介绍东晋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百姓渴望安宁生活的心理诉求,从而理解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诞生的根源。教师引导学生将《桃花源记》与同属魏晋时期的《归去来兮辞》对比,二者都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与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归去来兮辞》侧重于个人的归隐生活与心境,《桃花源记》则构建出集体理想生活的图景。这一对比拓宽了学生对魏晋时期文人精神世界的认知视野。教师还可让学生联系当下社会对和谐社区、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探讨桃花源中邻里和睦、自给自足等理念在现代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思考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如何传承桃花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如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营造温暖互助的人际关系等。
总结:
综上所述,经典文本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优质资源,核心素养的提升目标也为初中阶段经典文本教学指明方向。本文通过深挖文本内涵、创设情境任务、结合多元视角等具体策略,进一步分析经典文本解读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关联性。未来,语文教师应继续强化经典文本解读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文化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卫星 . 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J].教育界 ,2024(27):29-31.
[2] 陈余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经典文本多元解读策略 [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36(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