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背景下本科会计教学体系的重构研究

作者

张博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0

一、人工智能对新时期会计行业产生的影响

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智能化、数字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形态。现如今,人工智能在当前已经深刻重塑整个会计行业,其核心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要来讲,人工智能能够全面提升处理效能。这一技术能够依靠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数据自动录入、分类与分析,减少人工操作,让会计人员聚焦高价值工作,同时提升整体效率与数据准确性,为企业财务管理筑牢基础[1]。次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降低人为失误。该技术能够通过精准算法减少数据录入及分析中的人为错误,强化财务报表准确性,还能检测并纠正潜在问题,助力规避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财务健康。再者来讲,人工智能能够缩减运营成本。自动化处理降低对人力的依赖,减少人力成本投入,提升财务部门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人工智能还能够全面强化安全防护。该技术能够借助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功能监测潜在欺诈行为,防止各类敏感财务信息泄露,保障财务数据安全。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本科会计教学体系重构的重要性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导向,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 2035 年远景目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上述目标视域下针对整个会计行业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让高校本科会计教学体系重构成为一种必然。高校本科会计教学体系重构的重要性在与:其一,对接行业变革需求。行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已从传统核算转向数据分析、风险管控、智能系统应用等复合能力,重构教学体系是弥合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差距的核心路径,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配智能时代岗位要求[2]。其二,能够提升优秀人才的培养质量。传统教学偏重手工核算与理论灌输,难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角色转型需求。重构体系可推动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强化学生的数据思维、战略分析及人机协作能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其三,能够保障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高校会计学科需顺应技术革命浪潮,通过教学体系重构实现内涵式发展,避免因教学滞后导致学科竞争力弱化,为学科在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本科会计教学体系重构的创新建设路径

(一)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融合智能技术的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高校传统会计教学极为重视“核算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已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行业需求[ ]。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本科会计教学体系想要创新重构,首要工作就是重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在于将智能技术与会计专业深度融合。具体来讲,在革新核心课程内容方面,高校应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现代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例如开设基于机器学习的会计数据分析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技术驱动的财务数据处理方法。在拓展课程领域方面,当前各高校应新增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与隐私、财务科技等前沿课程,让学生把握行业技术趋势。在强化专业学生实践导向方面,高校应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案例、设计项目式课程,结合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推动学生将技术与会计知识结合,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技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满足行业对高价值会计服务的需求。

(二)推动智能技术进课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建设高校本科会计教学体系的实践过程中,当前应全面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强化实践环节。课程重构需系统梳理现有教学内容,明确智能技术的融入节点,更新课程大纲,在传统会计理论教学中补充智能技术原理与操作技能,让学生既能夯实专业基础,又能熟练运用智能工具。同时,需设计场景化实践项目,涵盖数据分析、智能报表生成等内容,并建设智能会计实验室、拓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模拟演练与真实岗位实践机会,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逻辑,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多维度提升师资队伍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的数字化素养无疑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本科会计教学体系重构的一个核心支撑,需通过多元举措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与水平[4]。当前,各高校可通过内部培训,如组织数字化教学竞赛、跨校交流学习等,推动专业教师熟练掌握各项智能技术;同时,引进财务科技领域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高薪招聘具备数字技术背景的专业教师,补充师资力量。此外,依托 MOOC 等线上平台建立区域性师资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互补,打造适应智能时代教学需求的师资团队。

(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想要真正意义上在人工智能时代针对高校本科会计教学体系进行创新重构,当前各高校还需要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体系,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传统教学边界。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平台需整合在线课程、案例库等资源,通过智能算法根据学生学习数据推荐适配内容,并提供进度跟踪工具;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学习成就奖励、学术沙龙等,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结合导师指导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实时反馈学习成效,帮助学生针对性改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好适应智能时代的职业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对整个会计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也倒逼高校本科会计教学体系走出传统教育教学框架。重构教学体系不仅是应对技术变革的被动调整,更是培养适应智能时代会计人才的主动作为。通过转变培养目标、融合智能技术于课程、强化师资数字化能力、搭建自主学习平台等创新路径,才能彻底打破“重核算、轻创新”的惯性,培育出兼具专业深度与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一重构过程需持续对接行业动态,平衡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创新,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与行业需求的精准适配,为会计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推动会计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 徐丹丹 . 数智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研究 [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24):213-216.

[2] 李春艳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J]. 中国农业会计 ,2023,33(24):121-123.

[3] 许一青 , 葛柳燕 , 黄鹂 . 职业本科视域下“大数据 +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J]. 商业会计 ,2024,(22):142-145.

[4] 陆婷婷 .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 财讯 ,2024,(15):167-170.

作者简介:张博,男,汉族,云南昆明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