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树蜂蜜醋发酵工艺研究
孙立佳 程碧君 李天娇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摘 要:以椴树蜂蜜蜂蜜为原料,采用醋酸菌接种发酵,研究酒精度、接种量、pH、发酵天数四个因素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酒精度为7%、接种量在15%(w/v)、pH值为2.5、发酵天数为7d。蜂蜜醋的总酸含量达到38.9g/L。此工艺不仅大大缩短蜂蜜醋的发酵周期,且所得蜂蜜醋总酸含量较高。
关键词:蜂蜜醋,单因素,正交实验,发酵,优化
蜂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甜味剂之一,古埃及、希腊、中国等文明将其用于饮食、医疗和宗教仪式[1-3]。《本草纲目》记载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传统中医常用于缓解咳嗽、便秘和皮肤问题。含丰富葡萄糖和果糖,快速补充能量,适合运动后恢复。其中成分过氧化氢、低pH和高渗透压赋予其抗菌性,可辅助处理小伤口或喉咙痛[4-6]。蜂蜜含多酚类物质(如槲皮素),帮助清除自由基,可以延缓衰老[7-9]。
蜂蜜醋是蜂蜜经酵母(酒精发酵)和醋酸菌(醋酸发酵)双重发酵的产物。中国传统酿造醋(如镇江香醋)兼具调味与药用价值。并有多种辅助功能促进消化、调节血糖、代谢辅助、抑菌防腐等功能[10-12]。
本研究首先通过发酵蜂蜜酒,随后研究接种量、pH、酒精度、发酵天数对蜂蜜醋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法优化酿造工艺,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探索蜂蜜醋的发酵工艺,同时也为蜂蜜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高其经济效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供试材料 椴树蜂蜜、安琪酵母、醋酸菌、酵母浸膏、乙醇,均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仪器与设备
HH-6恒温水浴锅(上海力振邦西仪器有限公司),IL-008恒温培养箱(施都凯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ES-E210B电子天平(天津市德安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8500型超声清洗仪(美国必能信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工艺流程
选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的成熟椴树蜂蜜为原料;经过滤稀释后,在60~65℃预煮20~40分钟,进行杀菌;将酵母在蜂蜜杀菌工序后加入蜂蜜稀释液中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进行过滤;添加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发酵结束后进行杀菌、灌装和贮藏。酵母的浓度为0.5g/100mL,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48h;醋酸菌的浓度为0.5g/100mL,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7d,可以达到最佳发酵效果[13-14]。
1.3.3蜂蜜醋发酵的单因素实验
1.3.3.1酒精度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用无菌水将蜂蜜酒液的酒精度分别调整为1%、3%、5%、7%、9%(v/v),接种15%的醋酸菌培养液,放置在摇床上培养。发酵结束后,测其总酸含量,以确定合适的酒精度。
1.3.3.2接种量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用无菌水将蜂蜜酒液的酒精度调整为5%,分别接种5%、10%、15%、20%、25%(w/v)的醋酸菌培养液,放置摇床上培养。发酵结束后,测其总酸含量,以确定合适的接种量。
1.3.3.3 pH值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用无菌水将蜂蜜酒液的酒精度调整为5%,分别调节pH值为2.5、3.0、3.5、4.0、4.5,接种15%的醋酸菌培养液,放置在摇床上培养。发酵结束后,测其总酸含量,以确定合适的pH值。
1.3.3.4发酵天数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用无菌水将蜂蜜酒液的酒精度调整为5%,分别调节发酵天数为1d、3d、5d、7d、9d,接种15%的醋酸菌培养液,放置在摇床上培养。发酵结束后,测其总酸含量,以确定合适的发酵天数。
1.3.3.5正交试验
为系统考察蜂蜜醋发酵的工艺参数,在单因素实验的基本上,选择酒精度(A)、接种量(B)、pH(C)、发酵天数(D)作为考察因素,以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酸含量为指标,确定蜂蜜醋发酵的最佳条件。
1.4总酸测定方法
采用《GB/12456-2021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中的pH计电位滴定法。
1.5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蜂蜜醋发酵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2.1.1酒精度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根据图1可以分析出,酒精度逐渐升高时,蜂蜜醋中总酸处于一个平稳增长的状态,当酒精度在7%时,蜂蜜醋中总酸含量是最高的,然后随着酒精度的升高,总酸含量没有显著上升。因此,经过考虑选择酒精度为7%左右较佳。
2.1.2 接种量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当接种量在15%(w/v)时,总酸含量处于一个最高值36.4g/L,当大于15%(w/v)时,总酸含量略有上升,所以,考虑选择接种量在15%(w/v)提取效果较好。
2.1.3 pH值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升高,总酸含量处于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pH值为2.5时,总酸含量为35.7g/L。
2.1.4发酵天数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发酵天数的延长,总酸含量处于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发酵天数为7d时,总酸含量为37.3g/L。
2.2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从上述的单因素结果来看,可以看出其中酒精度(A)、接种量(B)、pH(C)、发酵天数(D)对于蜂蜜醋发酵的影响,通过上述的单因素实验数据选择高中低三个水平,组成了四因素三水平的因素水平表,以总酸含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
从表2得出,影响蜂蜜醋发酵的因素为B>A>D>C,最佳提取条件是A2B2C1D2,即酒精度为7%、接种量为15%(w/v)、pH为2.5、发酵天数为7d为最佳工艺。进一步通过实验分析在蜂蜜醋发酵的最佳条件,总酸含量达到38.9g/L。
3结论
本实验采用蜂蜜为原料,考察酒精度、接种量、pH、发酵天数四个因素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酒精度为7%左右、接种量在15%(w/v)、pH值为2.5、发酵天数为7d。蜂蜜醋的总酸含量达到38.9g/L。此工艺不仅大大缩短蜂蜜醋的发酵周期,且所得蜂蜜醋总酸含量较高。
4参考文献
[1]Islam Md Atikul, Jeong Ji Young, Hossain Md Selim, Tarek Hasan, Khan Naeem, Jamila Nargis, Kim Kyong Su. Analysis of;Piper betle;L. Leaves from Bangladesh for Polyphenolics by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UAE)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ogether with the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J]. Analytical Letters, 2023, 56 (18): 2851-2868.
[2]潘伟杰, 林捷, 郑华, 陈少华, 江俊梅, 付章平. 荔枝蜂蜜醋发酵工艺优化与挥发性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 2021, 42 (12): 81-86.
[3]潘伟杰. 基于风味的蜂蜜醋发酵技术研究[D]. 华南农业大学, 2021.
[4]薛松. 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D]. 烟台大学, 2021.
[5]丁一东. 树莓果醋最适发酵条件及抗氧化性的研究[D]. 延边大学, 2020.
[6]丁一东,卜春旭, 刘子菱, 金铁岩. 蜂蜜醋的品质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J]. 延边大学(自然科学版), 2018, 44 (03): 256-259.
[7]鞠璐宁, 黄妍, 吴航, 曹星. 不同醋酸菌发酵蜂蜜醋特性的比较[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38 (18): 99-103.
[8]陈意柯. 蜂蜜醋的制法[J]. 蜜蜂杂志, 2016, 36 (10): 11.
[9]张敏. 酿造工艺对蜂蜜酒多酚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D].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10]周文俊. 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与蜂蜜醋发酵工艺研究[D].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11]罗萍, 李思欣,杜伟锐,钟武杰.蜂蜜醋发酵工艺的优化[J]. 中国调味品, 2015,40 (11): 50-53.
[12]罗萍,陈明艳,钟武杰.蜂蜜醋澄清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51(03): 56-59.
[13]刘子菱. 蜂蜜醋最佳发酵条件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D]. 延边大学, 2015.
[14]袁鹰, 常雅宁, 丁庆豹, 聂嘉睿. 蜂蜜醋发酵及其智舌辨识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5, 40 (04): 61-64+68.
基金项目:2024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411439035)。
作者简介:孙立佳(2004-),女,本科,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通讯作者:李天娇(1984-),男,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