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协同作用探究

作者

陈明清

肇庆市高要区南岸街道锦纶西街高要区第四小学 526100

摘要:本文探讨了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分析班级文化建设对营造学习氛围、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策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小学数学教学;班级管理;协同作用

引言: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发挥协同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的布置,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数学家的画像、数学公式、数学趣题等,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在教室设置“数学之星”展示区,展示学生在数学竞赛、数学作业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成就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此外在教室图书角放置数学科普书籍、数学游戏道具等,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和探索,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如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和班级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提高合作能力,比如在解决数学难题时,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分析问题有的学生负责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班级文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创新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3.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如班级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行为,制定明确的数学学习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并严格执行,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比如对于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未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制度文化还可以规范数学考试的纪律,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二、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数学文化节、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数学文化节中学生可以共同参与数学游戏、数学表演等活动,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力量,同时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共同目标和班级精神,能够让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比如班级可以制定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目标,全体学生围绕这个目标,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能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制定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卫生制度、纪律制度等,并让学生参与制定过程,使他们能够理解并认同这些规则,在班级管理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奖惩分明,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比如对于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同时行为文化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交往方式等,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品德、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比如开展“诚实守信”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同时组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协同作用的实现策略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注重教室的布置和环境的营造,在教室中设置数学角,展示数学模型、数学工具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利用教室的墙壁展示学生的数学作品、数学手抄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还可以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放置与数学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培育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要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比如讲述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追求进步,同时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班级管理的保障,要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学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比如制定数学作业完成制度、数学课堂纪律制度等,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行为准则,同时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机制,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4.强化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要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要严谨认真、耐心细致,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关爱有加,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增强班级凝聚力、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正霞.立德树人以德促教——谈小学数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渗透[J].好日子, 2023:163-165.DOI:10.3969/j.issn.1671-2609.2022.18.055.

[2] 骆香兰.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 2022(1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