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何燕玲
广东省茂名市福华小学 525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与健康教育能增强学生体质,还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分析当前德育渗透面临的问题,如对德育渗透重视不足、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并从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旨在为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有效开展德育渗透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引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这一课程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深入研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德育渗透面临的问题
(一)对德育渗透重视不足
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体育技能的传授和运动成绩的达成,而忽视了德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是否掌握了特定运动技巧或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比赛成绩上,而忽略了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比如在篮球训练课中教师可能更关注学生的投篮命中率和技术动作规范,而没有意识到团队合作、尊重对手等道德价值观同样可以这项运动得到培养,这种偏重于技术层面的教学方式导致德育目标未能系统地融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之中,缺乏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潜力的挖掘。
(二)德育渗透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时,采用的德育渗透方法显得较为简单和直接,多以说教形式呈现,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比如在讲解体育比赛规则时,教师可能会直接告诉学生要遵守规则,但未进一步解释为何要遵守以及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未结合生动的实际案例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去主动践行所学的道德规范,为了提高德育效果,教师应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深刻体会到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即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体育技能掌握程度和身体素质提升方面的表现,而对于德育渗透成效的评估则相对薄弱,现有评价机制中缺乏针对德育目标实现情况的具体指标和科学方法,使得教师难以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成长变化,这影响了教师对学生整体发展状况的把握,也不利于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方案,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涵盖德育内容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该体系应包括但不限于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行为表现、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收集反馈意见等方式,以便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促进德育工作在体育教育领域的有效落实。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德育意识与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其德育意识和能力对德育渗透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水平,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增强他们对德育渗透重要性的认识,比如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或心理学家来校讲解如何在体育课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或者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课堂上成功进行德育渗透的实际案例,此外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的反思与总结,逐步提升自身的德育教学能力,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教学观摩和交流会,让教师们有机会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德育目标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比如在一次关于“团队合作”的主题研讨会上,几位教师分别展示了他们在足球训练课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的教学实例,这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也激发了大家进一步创新德育教学的热情。
(二)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为实现更有效的德育渗透,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并理解道德价值,比如在教授体操动作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体操小明星选拔赛”的情境,鼓励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技巧,同时强调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游戏教学法则利用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形式,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比如“接力送信”游戏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此外榜样示范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讲述体育明星的故事,如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或苏炳添坚持不懈的努力事迹,激励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三)完善德育渗透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渗透评价体系是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该体系应当涵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观察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能否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是否尊重他人等多方面因素,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并在同伴间相互监督,比如每次体育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哪些道德品质,并请其他同学给予反馈意见,终结性评价则着眼于对学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德育发展状况的全面评估,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记录、道德品质的成长轨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及时了解德育渗透的实际效果,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比如当发现某位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存在不足时,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帮助该生改进。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德育渗透提供肥沃的土壤,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如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传播体育精神、健康理念以及道德规范,比如可以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体育明星风采展示区,展示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和照片以此激励学生向榜样看齐;组织“体育与健康”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征文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节,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和健康的竞争环境,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友爱的态度以及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使德育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建设,学校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空间,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结论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在德育渗透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提升教师德育意识与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兵.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 2023(6):1665-1666.DOI:10.12277/j.issn.1673-7075.2020.06.0828.
[2] 徐倩静.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J].读写算, 2023(13):113-115.
[3] 邢德越.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长, 2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