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分析
王太华
身份证号码:370126198812091219
引言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与 “双碳” 目标驱动下,装配式建筑凭借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等优势,成为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电气工程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装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当前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面临诸多挑战,如设计与施工环节衔接不畅、安装工艺标准不完善、质量安全管控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电气系统存在线路连接不牢、设备运行不稳定等隐患,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概述
1.1 装配式建筑定义与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创新型建筑模式,指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再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装配的建筑形式 。其核心在于将传统建造过程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至工厂,利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升建造效率与质量。装配式建筑具备显著特点。标准化设计,通过对建筑构配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构件的通用化与互换性,降低生产成本。工厂化生产,在工厂环境下进行构件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严格把控生产质量,例如预制墙板的尺寸精度、混凝土强度等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控制。装配化施工,现场施工以装配作业为主,减少了湿作业与模板搭建等传统工序,施工速度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施工噪音与粉尘污染。信息化管理,借助 BIM技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
1.2 电气工程安装内容
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内容广泛,涵盖多个系统。在供配电系统方面,包括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配电箱等设备的安装,以及电缆、母线等线路的敷设与连接,为建筑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照明系统安装涉及各类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以及照明线路的连接,需满足建筑不同区域的照度与功能需求。弱电系统则包含智能化系统、安防系统、通信系统等,其设备安装与线路布置需确保信号传输稳定、功能可靠。此外,还包括防雷接地系统安装,通过设置接地极、引下线、避雷带等,保障建筑及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危害。
1.3 与传统建筑电气安装的区别
与传统建筑电气安装相比,装配式建筑电气安装存在诸多差异。在施工流程上,传统建筑电气安装多在现场现浇结构施工过程中穿插进行,电气管线预埋与设备安装依赖现场作业;而装配式建筑电气安装需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就完成部分管线预埋与设备接口预留,现场主要进行构件装配及线路连接,对各环节的协同性要求更高。工艺要求方面,传统建筑电气安装对现场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施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装配式建筑因构件预制精度高,要求电气预埋管线、预留孔洞位置精准,误差需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且现场连接需采用更可靠的工艺,如预制电缆接头的防水、防松动处理。质量控制层面,传统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检测多集中于现场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需将质量管控前置到预制构件生产环节,对预制构件中的电气部件及预埋管线进行严格检测,同时在现场装配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整体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
2.1 设计阶段技术要点
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工作的开始阶段是设计阶段,应加强多专业配合和精细的预留预埋设计。多专业配合设计中,采用BIM 技术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实现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等专业的三维配合设计。利用BIM 模型进行管线综合布局设计,提前查找解决电气管线与结构构件、其他专业管线的碰撞情况,如在装配式住宅工程高层建筑的设计中,结合 BIM 模型优化配电箱进出线电缆和结构梁的穿插位置。
2.2 预制阶段技术要点
电气安装的整体质量对预制阶段技术提出要求。例如,电气部品部件在预制加工阶段,对于配电箱、电缆桥架等部品,工厂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标准和工艺标准实施生产。应当严格对预制部品质量进行抽检,例如无损检测、抽样检测等。保证部品质量优良。电气管线的预埋工艺在预制阶段是核心内容。在生产预制构件阶段,对于电气管线的固定方式是核心步骤,可以将管线通过绑扎、卡槽等工艺方式进行牢固固定,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引发管线移动现象。
2.3 现场安装阶段技术要点
电气设备及管线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中,要确保电气设备与管线的正确接线和系统功能实现。在完成电气设备和管线安装过程中,对于配电箱、灯具等设备要按照设计定位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对于电气管线而言,其连接是核心,预制管线与现场管线的连接要采用可靠工艺进行,比如采用专门的接线端子、防水胶带等将连接位置电气和防水性能保证到位。例如在进行预制电缆和现场电缆的接线作业中,要严把绝缘、压接等环节,杜绝接触不牢、漏电等问题的发生。
三、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与安全管理
3.1 质量控制措施
安装质量是装配式建筑电气安装工作的重要核心,须做好多层次管理。在材料、部品质量管控方面,通过制订严密的进场检验机制,对电线电缆、开关插座、配电箱等电气材料及各类预制部品进行质量检验时,除了对各项质检证书予以查验,必须针对材料进行抽样实验,例如,要检验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厚度、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等是否符合规定。坚决不允许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环节。在装配式建筑电气安装工作开展过程中,安装质量监督工作须贯穿安装过程始终。在前期的装配式安装时,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对电气预埋管线定位、接线盒固定等进行检查。
3.2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的重要保障。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方面,规范临时用电管理,设置专用配电箱,确保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在高空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时,要求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设置安全网,避免发生坠落事故。对施工现场的带电设备和线路,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防止人员触电。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使其熟悉电气安装安全要求。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触电、电气火灾等事故,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施工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将损失降到最低,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明确各阶段技术要点与质量安全管理策略。通过优化设计协同、规范预制与安装工艺、强化管控措施,有效解决现存技术与管理难题,提升安装质量与效率。随着建筑智能化发展,装配式建筑电气安装技术将向集成化、智慧化迈进,持续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为彬.浅析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21,(05):77-78.
[2]黄少莹.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策略研究分析[J].居业,2023,(1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