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红色资源赋能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
兰小兵
遂川县正人红军小学江铃校区 343900
摘要: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遂川、井冈山、吉安等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将其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对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义重大,本文剖析融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从资源整合、教学实施、保障支撑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策略,以推动红色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本土红色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丰富课程内涵,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语文教材虽包含部分革命题材作品但内容相对固定,遂川、井冈山、吉安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遗址、吉安东固革命根据地等物质资源,以及众多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红色歌谣等非物质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将这些资源融入课堂能打破教材局限,拓宽学生视野,例如,讲述遂川“狗牯脑茶与红军”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本土特色茶叶的同时感受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深,使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
这些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本土红色文化能让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学习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的故事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使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三)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精神内涵能引导学生从革命先辈的高尚品质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例如,吉安红色文化中体现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能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学会团结协作、坚韧不拔,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融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深入挖掘整合,构建特色内容体系
学校应组织教师对遂川、井冈山、吉安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与整理,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找准红色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如在教授描写英雄人物的课文时引入本地同类型英雄故事,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英雄精神的理解,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改编开发校本课程,如《吉安红色故事选编》《井冈山红色诗词赏析》等,作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系统了解本土红色文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感染力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将红色文化资源生动融入课堂,情境教学法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红色遗址图片、播放革命历史纪录片片段创设逼真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氛围,角色扮演法选取经典红色故事让学生扮演角色,在表演中深入理解角色情感,领悟红色文化内涵,培养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实地参观教学法组织学生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场所参观学习,安排专业讲解员讲解,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参观后组织讨论交流,加深对红色资源的认识。
(三)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教学有效性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实地参观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及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鼓励,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红色知识的掌握,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反思学习优缺点,互评促进交流学习,家长评价提供家庭教育视角参考,评价指标多样化,除考察红色知识掌握还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如是否对红色文化产生兴趣、是否受革命精神熏陶、是否践行红色文化价值观等。
三、融合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保障支撑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为有效推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确保每位语文教师都能获得最新的知识更新机会,这些培训包括如何将红色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授课能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更能激发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思维,为了进一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教师交流平台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共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系统化的探索,有助于发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成果,这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受益。
(二)推动家校社协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需主动出击,通过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如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向家长们传达本土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意识到自身在孩子红色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在家中创造有利于学习红色文化的环境;社区作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其作用不可忽视,利用社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社区内的老红军、老党员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的亲身经历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媒体的力量,尤其是当地电视台、报纸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制作高质量的专题节目和新闻报道,能够有效地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当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并支持红色文化教育时学生们自然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受到熏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论:
遂川、井冈山、吉安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养分,通过深入挖掘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培训、推动家校社协同等策略能有效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这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持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让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培养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廖艳燕.单元统整 多维融合 赋能红色传承——新课标背景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文化课文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 2023(5):10-12.
[2] 沈晓敏.任务群视角下革命文化单元教学思考——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 2022(25):11-13.
[3] 陈莉.浅析本地红色资源在中高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9):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