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

崔庆龙 李玲

1.身份证号码:150428198805262014;2.身份证号码:152127199002203049

摘要: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中普遍存在,其高压缩性、低强度和高含水量等特性对工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对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系统研究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为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软土地基;市政工程;施工处理方法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运行的安全与效率。软土地基因其特殊的工程特性,常引发沉降、滑移和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全面探讨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工程特性,主要包括高压缩性、低强度、高含水量和低渗透性。高压缩性使得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显著沉降,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低强度则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难以满足工程需求,特别是在重载或动载条件下易发生滑移或失稳;高含水量使得软土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快速固结,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期;低渗透性则延缓了软土的排水固结过程,进一步加剧了沉降问题。此外,软土地基还表现出明显的流变特性,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发生缓慢的变形,这对工程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特性使得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中成为需要重点处理的难题,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处理方法,如换填法、排水固结法或桩基法等,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软土地基在市政工程中常引发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沉降、滑移、承载力不足和施工难度大等。由于软土的高压缩性和低强度,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结构变形甚至建筑物倾斜,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滑移问题则在地基坡度较大或受外力作用时尤为突出,可能导致边坡失稳或结构整体滑动,威胁工程安全;承载力不足使得软土地基难以承受较大的荷载,特别是在桥梁、道路等重载工程中,易引发结构下沉或破坏;此外,软土的高含水量和低渗透性增加了施工难度,导致排水固结时间延长,施工周期拉长,且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地基软化、设备下陷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对市政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地基加固、排水固结或桩基技术等,以解决软土地基带来的工程隐患。

3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

3.1换填法

换填法是软土地基处理中最直接且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是将软土层挖除,换填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如砂石、碎石或石灰土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浅且厚度不大的情况,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彻底清除软土,然后分层回填并压实换填材料,确保每层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换填法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减少地基沉降;但其局限性在于当软土层较厚或分布不均匀时,挖除和换填的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此外,换填法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需确保换填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在实际工程中,换填法常用于市政道路、广场等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

3.2预压法

预压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预压荷载,加速软土的固结过程,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且含水量较高的情况,能够有效减少地基的后期沉降。预压法分为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形式:堆载预压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堆载砂石或其他重物,施加垂直荷载;真空预压则是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在软土地基中形成负压,加速排水固结。预压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显著减少地基的长期沉降,且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但其缺点是施工周期较长,且需要精确控制预压荷载的大小和时间,以避免地基过度压缩或失稳。预压法常用于市政工程中的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如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

3.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如砂井、塑料排水板等),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过程,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且渗透性较低的情况,能够有效缩短软土的固结时间。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软土地基中按一定间距布置排水通道,然后通过施加荷载或自然重力作用,使软土中的水分迅速排出,加速固结。排水固结法的优点在于施工成本较低,且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但其局限性在于对排水通道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需确保排水效果均匀且持久。在实际工程中,排水固结法常用于市政道路、桥梁等对地基沉降要求较高的项目。

3.4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通过搅拌机将固化剂(如水泥、石灰等)与软土充分混合,形成强度较高的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能够有效改善软土的工程特性。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搅拌机深入软土层,然后将固化剂与软土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法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且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但其局限性在于对固化剂的用量和搅拌工艺要求较高,需确保混合均匀且固化效果良好。在实际工程中,深层搅拌法常用于市政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如地下停车场、地下管道等。

3.5桩基法

桩基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桩基(如预制桩、灌注桩等),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且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地基沉降和滑移问题。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设计桩基的类型和布置方式,然后通过打桩设备将桩基打入软土层,直至达到设计深度。桩基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且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但其局限性在于施工成本较高,且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较高,需确保桩基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在实际工程中,桩基法常用于市政工程中的桥梁、高层建筑等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换填法、预压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桩基法等技术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研究,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这些方法在不同工程条件下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为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进一步完善,为市政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成武.市政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7):133-135.

[2]文丽娟.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3,(11):60-61+65.

[3]施宜武.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5):122-124.

[4]刘蛟期.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5):70-72.

[5]霍雪咪.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2,48(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