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考物理试题的审视

作者

聂丽娟

福建省宁化第六中学 福建三明 365400

摘要:为了解决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化缺失、高中生物理思维不足以及创新能力、考试应对能力低下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物理试题的审视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试题的情境化、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然后提出了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整合等有效物理教学策略,以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物理试题;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物理试题从设问角度、试题情境、考查重点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高效审视高考物理试题可以帮助高中物理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推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认真分析高考物理试题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全面掌握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物理学情,组织精准的物理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展开有意义、有深度的物理学习,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新潜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育人效果。

一、核心素养下高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一)情境化

物理知识在科技研发、社会生产以及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如,新能源材料的生产、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知识与科技、生活以及生产的融合,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因此,高考物理试题更加重视情境的营造。例如,在考查动能守恒以及力学知识时,一些试题融入了高铁运行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1]。

(二)创造性

在创新型人才急需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师的重任。因此,高考物理试题也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考查方式、考试题型方面。在物理试卷中,探究实践类、开放类的题型有所增加。这些题型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推理、创新,从而有效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综合性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知识整合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高考物理试题也从单一知识点的考查走向多个知识点融合的考查。例如,在一道力学试题中,可能会融合动量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等多个知识点。在解答这样的题型时,学生需要从角度对题意进行分析,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2]。

二、高中物理教学启示

(一)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情投入的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考物理试题融入了生活化的情境。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也要注重情境的创造。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激活学生探索物理奥秘的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已学物理知识探究新知,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紧密围绕物理教学主题,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生活实物,构建丰富多彩的物理学习情境。

以“摩擦力”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生活事物等,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假设和问题。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人们在冰面行走、汽车紧急刹车的视频,并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提出问题:我们在地面上行走时,不易摔倒,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为什么紧急刹车时,汽车会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借助生活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对摩擦力进行初步思考。然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有重物的箱子,邀请学生代表尝试在地面上推行。在学生实践之后,教师再次提问:箱子与地面之间因为有摩擦力,所以很难推动,那么这种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呢?借此引入教学主题,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二)开展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物理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依据物理教学内容,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开展“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潜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学生牢固掌握电磁感应原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电磁感应艺术装置”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设计。通过这一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电磁感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艺术设计灵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开展一次“电磁感应主题创意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结合生活需要,设计生活小发明,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知识的整合

引导学生系统整合知识,促使学生构建宽广、深入的物理知识体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项目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不知识点的连接,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将热学知识、力学知识整合到一起,展开一次主题式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入汽车发动机工作的视频。在视频播放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汽车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物理学知识?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对力学、热学知识进行回顾。在学生回顾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再次呈现例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综合分析。在学生小组分析结束之后,教师派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进行力学与热学知识进行梳理,并引导学生认识力学与热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效激活学生知识整合的意识,促使学生在今后高效的运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物理试题的全面审视对于物理课堂教学的精准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生成、综合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投诉下横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本质,对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审视,科学的设计物理教学方案,设置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促使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有效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研究:以2022年高考河北卷理综物理试题为例[J].物理通报,2023(8):140-144.

[2]张祖国.基于高考试题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