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

作者

安玉涛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中,水系统的安装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水系统作为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对安装施工的要求较高。相关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需参考行业规定,考虑暖通空调工程的特殊性,优化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流程。目前,部分暖通空调工程的水系统安装与施工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本文首先对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运行工况辨识,其次探讨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同类型项目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

引言

在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领域,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标准的日益提高,对安装精度和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包括水管安装的精确度、套管安装的准确性以及管道支架和吊架的稳固性。如何提高施工技术,确保系统的高效和长久运行成为当前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在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如何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使用,以解决常见的技术问题,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

1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运行工况辨识

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运行工况辨识是优化冷水温度控制方法的重要基础,其核心在于准确获取和分析系统运行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主要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负荷变化等多项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能效与舒适性,因此,进行全面的工况辨识,需要构建一个基于实时监测的多维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系统内各项运行参数,同时结合建筑使用情况、外部气候条件等数据,形成全面的数据库。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识别出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征。例如,通过对供水与回水温度的时序分析,结合流量和建筑内部热负荷的变化,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反映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性能,还可以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识别出异常工况或潜在故障,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多变量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实现对工况的动态监测与预测。运行工况辨识还需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建筑内的热负荷变化,通过与气象数据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辨识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天气变化带来的挑战。在确定运行工况的过程中,还须关注建筑内部的使用情况,例如人员活动模式、设备使用情况等,这些都可能对热负荷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结合建筑管理系统或其他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从而在工况辨识中融入更多的维度与信息。

2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合理选择系统的设计参数

在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绿色节能的设计效果,应全方位把握建筑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空调设计参数如:室内设计参数、主要房间通风换气次数。设置具体参数时,考虑必要的因素,比如,湿度、温度,结合建筑物室内、室外的温度与湿度,在周密分析下选择最适宜的数值,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合理化设计。在新风量计算环节中,保证工艺条件、卫生条件与设计规范相符合的同时,尽量实现降低能源损耗。在节能设计当中,温度、湿度是必要的参数,会影响着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损耗,而建筑区域的天气因素、围护结构等也将会影响能源损耗情况,对此,设计阶段不应片面分析,需要确保系统的设计参数趋于合理化水平。

2.2控制水循环

为确保水循环体系的稳健运行,应核实管道连接状态。在管道连接之前,需评估水压、温度以及抗腐蚀能力等因素,在操作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管线的倾斜角度和高度,并配合排气阀进行调整。在处理冷却循环水水质时,为确保其质量,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对废水排放量进行精确控制。对于新建的水系统,需定期进行排水,通常是每周一次或两次,以此来保持管道的清洁特性。冷却水泵负责将水输送到管道内,而管道中的水则会在经过换热器之后,温度上升。这些升温的水会被送至冷却塔,借助风机的力量进行进一步降温。这些被冷却的水会再次被送回到冷却水泵,开始新的循环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水可能会因为蒸发而损失,因此在将冷却水从冷却塔送回冷却水泵的过程中,需补充这部分失去的水分。通常情况下,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标准温差,即出水温度为35℃,回水温度为30℃,这个温差约为5℃。为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可利用传感器来监测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并将其与标准温差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偏离标准值情况,控制器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向变频器发送指令。变频器会根据收到的指令调整冷却水泵的工作频率,从而实现冷却水的流量调节。此外,考虑到室内的实际温度,变频器还会根据反馈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流量调节,以确保室内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冷却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设备系统,依赖于各种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监控和调节,可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中,选择热源时,针对工厂余热、区域热量提供等,将这些考虑在内。在当地区域内,若存在比较充足的水资源,可以选择水源热泵的处理方式,保证空调系统得到冷热的供应。

2.3实现空调水系统自控设计

针对超高层建筑,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空调设备,使空调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一次冷媒侧主管上设置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空调二次冷水侧之主供、回水管设置压力感测器、温度感应器,并在供水管上设置流量计;空调二次侧冷水供水温度由BAS设定,并调节一次冷媒侧的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开度来控制一次侧冷媒流量,以保证空调二次侧冷水供水温度恒定。冷水循环泵配置变频控制器,当负荷需求变化时,通过对主供、回水管的压力差来调节变流量冷水泵的转数以达到流量调节,并结合自动控制程序的冷负荷需求计算,实现水泵的台数控制,以达到空调冷水系统的节能运行。如果遇到比较特殊的情况,对于设计人员来讲,暖通空调系统相同,设置具有差异的业态,进而设置对热量单独计算、控制的装置,还有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阀门。

2.4超低能耗建筑暖通空调冷水温度优化

控制超低能耗建筑暖通空调冷水温度优化控制通过动态调整供水温度,提升建筑的能效和舒适性。该控制依据实时数据的采集(如温度、湿度、人员活动等),并结合能源管理系统,采用模糊逻辑、PID和模型预测控制等算法,实时评估热负荷,灵活调整冷水温度。如控制系统可在负荷高峰时提高冷水温度,负荷低谷时降低温度,从而实现能耗的优化。此外分布式控制策略还能增强响应的速度,避免集中控制滞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语

随着暖通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水系统结构也将随之优化发展,水系统安装施工水平关乎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相关人员应不断创新安装技术,以提高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当前人们对暖通空调工程建设施工提出了新要求,相关人员需充分意识到水系统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水系统安装施工方法,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文法.室内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工艺[J].居舍,2023(22):28 -31.

[2]孙新波,张大德.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应用[J].安装,2023 (08):26-29.

[3]沈道炜.建筑暖通空调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提升建议[J].福建建设科技,2022(0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