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核心技术
闫嘉辉
天津熙禾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45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分析探讨了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核心技术,通过梳理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的意义所在,剖析了砌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包括材料选择、工艺流程优化、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表明科学规范的二次结构砌筑施工,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的探讨对于指导建筑工程实践、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建筑工程;核心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7%以上,建筑业总产值稳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中二次结构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性能与使用寿命,所以深入研究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核心技术,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所在
1.1二次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二次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其概念与分类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所谓二次结构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为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而进行的非承重墙体、地面、天棚、楼梯等构件的施工。根据材料特性与施工工艺的差异,二次结构可分为砌筑类、装配类、现浇类等多个类别,砌筑类二次结构主要包括各种砌块墙体,如加气混凝土砌块与页岩空心砖等构筑的内外墙;装配类二次结构则涵盖了预制楼梯、轻质隔墙等采用干式安装方式的构件;现浇类二次结构多见于楼面与屋面找平层等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部位。科学地认识二次结构的内涵与分类,才能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艺,从而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2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对建筑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中的二次结构砌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砌筑施工作为二次结构施工的主要形式,其影响更是广泛而深远。高质量的砌筑施工能够提升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规范执行的砌筑工艺能够保证墙体的抗裂性、抗渗性,有效阻隔外界水、热等因素的侵蚀从而减少建筑物的维护成本[1]。与此同时,合理控制砌筑施工的垂直度、平整度等指标,也能够为后续装饰装修创造良好条件,避免二次返工导致的资源浪费。反之如果砌筑施工质量不达标,极易引发诸如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3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思维,审视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从材料采购的角度来看通过优化砌筑材料的选型与采购渠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压低采购成本,能够为项目节约大量资金。同时科学安排砌筑施工的工序流程,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可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从而缩短工期,进而降低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质量还与建筑物的使用成本息息相关,高质量的砌筑施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延长大修周期,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2]。综合考虑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优化施工管理模式,方能实现工程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2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核心技术的分析
2.1砌筑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在二次结构砌筑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石,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与功能需求选用适宜的砌块材料至关重要。对于承重要求较高的内墙,优先选用强度等级合适、尺寸规格统一的页岩空心砖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而对于非承重的隔断墙,轻质隔墙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板材则更为经济适用。无论选用何种砌筑材料,严格把关材料质量都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的材料验收、抽检制度,重点检测砌块的强度、密度、含水率等关键指标,坚决排除不合格产品,为高质量施工奠定坚实基础[3]。与此同时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也不容忽视,合理堆放与养护砌筑材料,避免曝晒雨淋引起材料性能劣化,进而影响砌筑质量。可见严把材料质量关,强化现场管理,是确保二次结构砌筑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2.2砌筑工艺流程优化与创新应用
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与创新,传统的砌筑施工多采用纯人工操作模式导致施工效率低下且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且精确度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对高质量与高效率的双重要求,而将机械化施工与人工操作相结合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结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高效性与人工操作的灵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砌筑施工的落后局面。引入专用的砌筑机械设备是提升砌筑工艺的关键举措,现代化的砌块铺设机可以实现精准定位与规范化施工,确保每块砖石的位置与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输送泵的应用则解决了传统人工搬运砂浆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砂浆的连续供应与均匀分布。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为砌筑施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BIM技术的应用使施工人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施工模拟与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各专业之间的协作也变得更加紧密与高效,减少了沟通误差与信息传递中的时间损耗,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与降低施工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
2.3二次结构砌筑施工的质量检测与验收
为确保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筑施工达到预期质量目标,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做好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至关重要。质量检测贯穿于砌筑施工的全过程,从放线定位、砌筑砂浆制备到砌块铺设、勾缝抹面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尤其要重点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砂浆饱满度等关键指标,确保砌筑质量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在砌筑施工完成后还需组织专项验收,全面评估墙体的外观质量与使用性能。针对检测与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及时采取返工、修补等措施进行整改,直至完全符合验收标准[4]。需要强调的是质量检测与验收不应流于形式,而应成为质量控制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加大抽检力度并强化过程监管,才能切实发挥质量检测与验收的作用,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与使用性能,通过对砌筑材料、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二次结构砌筑施工需要严谨的技术把控与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有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强化质量监督,才能确保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展望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宁.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核心技术[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5,(01):138-140.
[2]谢念文,闫亚斌,任康,等.高层建筑中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核心技术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20):94-96.
[3]李映春.建筑工程中的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核心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4,(14):163-166.
[4]王海,许成凯,黄欣.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核心技术[J].四川建材,2023,49(1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