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官兵教育管理思考
杨元恺
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九大队,四川成都,610213
习主席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新兵是注入部队的新鲜血液、活水源头,新兵教育管理工作是单位蓄底气、攒后劲、管长远的工程,因此要主动抓好新兵教育培养,帮助新兵扣好军旅“第一粒扣子”。
一、当前新时代新兵的特点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多元化趋势,“00后”新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总的感到新兵群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突出特点。
(一)个性鲜明思想活泼,但遵规守纪意识淡薄。新兵队伍进入“00后”时代,他们普遍独立思考意识强、民主参与意识强,敢于表达诉求,敢于提出质疑,部分新兵注重自我表现、自我推销,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但同时也存在少数新兵自我意识较强,把任性当个性。据统计,10.4%的新兵认为被欺负后要“以牙还牙、伺机报复”,27.6%的新兵认为部队制定手机管理规定侵害了个人利益,侵犯了个人隐私;有的好胜心较强,不会处理与身边战友的关系,时常因生活琐事或相互看不惯,与其他新兵发生口角;有的纪律观念淡薄,不喜欢被别人支配和约束,不理解部队的条条框框,对班长骨干的管理讲究绝对平均主义,只要认为不顺的地方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领悟力强思维缜密,但抗压受挫心理较差。近年新兵群体平均学历水平逐年提升,18.8%的新兵是本科学历,较改革前提升9.3%,新兵普遍表现出可塑性和领悟力强,很多训练科目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座谈发言、政治学习时条理清晰。但“学生兵”普遍表现出心理不成熟、情感脆弱,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起伏波动较大。“刚出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营门”的新兵,从小在亲情关爱中长大,没吃过苦、受过累,对家庭过于依赖,向往独立生活空间,不适应集体生活;部分新兵对引体向上等重难点科目难以突破,逐渐产生焦虑心理, 21.7%的新兵表示对训练成绩、个人进步、身体健康比较担忧。
(三)热爱国家信念坚定,但面对现实彷徨无措。新时代新兵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深刻感受到了强国强军伟业,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最有共鸣。但新兵的“愤青”特点也很明显。调研发现,5.2%的新兵有过出国旅游经历,97.6%的新兵习惯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等软件了解社会动态,他们表现出见多识广但阅历有限、想法丰富但能力有限的特点,无法客观看待事物,遇到社会矛盾容易盲目跟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比较模糊。部分新兵自负心理严重,面对困难缺少准确判断,过于自信、盲目乱干,受到挫折容易气馁,高压承压的情况下可能走向极端。
二、抓好新兵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抓好新兵教育管理培养,系好军旅人生第一粒扣子,重点围绕以下3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细致入微察兵情。“察兵情”最基本的是了解掌握战士的家庭、学历、经历等基本情况,干部骨干为每名新兵制作新兵档案,包括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现实思想、日常表现、交友情况,同时还要通过言行举止去洞察其思想心理变化。尤其要关注那些单独方向入伍的新兵,灵活采取“望、闻、问、切”的方法。一是望。主要是“十看”:吃饭看胃口、睡觉看姿势、工作看劲头、电话看表情、训练看热情、活动看情绪、阅读看内容、消费看项目、处事看态度、交往看对象。战士的所思所想,会在平时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干部骨干要善于在日常生活训练中望神察色,观人于微,见事于微,才能及时弄清新兵的思想情绪变化。二是闻。要做到“五听”:公共场合听牢骚,会议讨论听发言,平时说话听语气,呼点报告听应答,个别谈心听反映。通过听取弦外之音,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三是问。主要是“五问”:吃饭之后问冷暖,电话之后问喜忧,训练之后问进步,遇到问题问态度,批评之后问想法。班长骨干可以通过询问新兵的一些好友、老乡等,及时掌握了解其心路历程和近期思想变化。四是切。就是摸准脉象,找准病因,切除病灶,解决问题。个别问题,干部通过开展谈心交心,做好一人一事工作加以化解和消除;共性问题,基层通过开展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和疏导;突出问题,政工干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严格管理,严肃纪律,把问题苗头止于未萌。
(二)一点一滴正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把加强新兵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单位建设重要内容来抓。一是抓好政治常识教育。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帮助新战士熟知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做到人人熟知、个个熟记,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新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二是组织军史常识教育。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新兵掌握我军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道理。组织新兵参观团史馆,了解团队的光辉历程、红色足迹,学习司马义·买买提、罗哲根等先烈的英雄事迹,打牢爱军习武、无私奉献的思想基础。三是开展时事政策教育。落实“三个半小时”,帮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把执行专项任务的鲜活素材带进教育课堂,通过品读习主席回信、老兵讲述亲身经历、观看对印斗争视频等方式,教育新战士实现人生价值,助力强国强军伟业。
(三)科学高效抓训练。严格按训练大纲和上级规定要求组训,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合理把握训练强度,打牢训练基础,提高训练质效。一是坚持因人施策。营连根据每名新兵特点,确定相应的训练方法和目标,不能搞“一锅煮”“一刀切”。对成绩相对较落后的,耐心讲解示范,组织帮学对子、进行个别指导,使他们逐步达到标准;对成绩好、接受能力强的,应该循序渐进、有计划地提高能力素质。二是注重合理计划。在训练设置上,注意理论课与动作课、室内课与室外课、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的穿插搭配,使不同课目的训练得到合理安排,使新兵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调节;在训练组织上,随机开展一些小评比、小竞赛,区分“成绩最好”和“进步最大”两个层次进行评比,阶段性评比“十佳新兵”,营造“学有方向、做有榜样、争有目标”的氛围。三是持续激发热情。把培养新兵“精气神”贯穿新训全过程,广泛开展“争当训练标兵”活动,组织观看军事训练典型和训练纪实片,让大家练有标准、学有榜样。尤其是战术训练、射击训练等实战课目,绝不因天气变化、场地受限等因素而人为降低大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