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直升机服务保障人员技能提升与实战演练模式探索

作者

乔嘉鑫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客户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

随着直升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直升机服务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成为了制约直升机作战效能和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直升机服务保障人员技能提升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并提出了数字孪生驱动的虚实融合实战演练模式。通过试点验证,该模式有效提高了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为直升机保障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直升机服务保障;技能提升;实战演练;数字孪生

一. 现状分析与核心挑战

1.1 技能缺口与任务需求不匹配

当前,直升机装备迭代加速,新型直升机如直-20、直-19等大量列装部队,对保障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实际保障工作中却存在技能缺口与任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传统培训方式难以满足新型直升机复杂系统的维修保障需求,保障人员对新装备、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实战演练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有效提升保障人员的实战能力。

1.2 培训模式单一且滞后

目前,直升机服务保障人员的培训模式主要以师徒制为主,辅以少量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这种培训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培训内容滞后于装备发展,难以满足新型直升机维修保障的需求;二是培训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保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培训效果难以评估,无法准确掌握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

1.3 实战演练缺乏系统性和实战化

实战演练是提升直升机服务保障人员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实战演练存在缺乏系统性和实战化的问题。一方面,实战演练往往侧重于单一故障的排除和单项技能的训练,缺乏多系统故障处置和战场协同作战的综合演练;另一方面,实战演练的场景设置和难度级别划分不够明确,难以根据保障人员的实际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二. 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构建

2.1 分层递进培训架构

针对当前培训模式单一且滞后的问题,我们构建了分层递进的培训架构。该架构分为基础培训、专项培训和复合培训三个层次。

基础培训主要面向新入伍或转岗的保障人员,通过课堂教学、实操演示等方式,使其掌握直升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专项培训则针对特定系统或部件进行深入学习和训练,如发动机维修、航电系统调试等。复合培训则是将多个系统或部件的故障进行组合,模拟实战环境中的复杂故障情况,提高保障人员的综合处置能力和战场协同作战能力。

2.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

为了提升培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我们引入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VR技术,可以模拟直升机的各种故障情况和维修场景,使保障人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操训练,提高其对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能力。同时,VR技术还可以模拟战场环境,如高原、海岛等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飞行保障任务,增强保障人员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实战经验。

AR技术则可以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为保障人员提供实时的辅助信息和指导。通过AR眼镜或头盔显示器等设备,保障人员可以看到叠加在实物上的虚拟信息,如维修步骤、工具使用方法等,从而提高其维修效率和准确性。

2.3 多维度评估与反馈机制

为了准确掌握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我们建立了多维度评估与反馈机制。该机制包括理论考试、实操考核、模拟演练评估等多个方面。理论考试主要考察保障人员对直升机基本知识和维修理论的掌握程度;实操考核则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评估保障人员的维修技能和实战能力;模拟演练评估则是在虚拟环境中对保障人员进行综合演练和评估,考察其在复杂故障情况下的综合处置能力和战场协同作战能力。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反馈机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保障人员,帮助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此外,我们还将评估结果与保障人员的晋升、奖惩等挂钩,激励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

三. 数字孪生驱动实战演练模式创新

3.1 数字孪生技术概述

数字孪生是一种将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实现对物理实体的实时监测、预测和优化。在直升机服务保障领域,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直升机的数字模型,并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直升机的运行数据,将其传输至数字模型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3.2 虚实融合实战演练平台构建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我们构建了虚实融合的实战演练平台。该平台包括虚拟环境、实装设备和数据交互系统三个部分。

虚拟环境是利用VR技术构建的直升机维修保障虚拟场景,可以模拟各种故障情况和维修任务。实装设备则是实际的直升机或其部件,用于进行实操训练和故障排除。数据交互系统则是将虚拟环境和实装设备相连接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可以实现虚拟环境与实装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和同步。

在实战演练过程中,保障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初步故障判断和维修方案制定,然后在实装设备上进行实操训练和故障排除。同时,数据交互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实装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其传输至虚拟环境中进行分析和处理,为保障人员提供实时的辅助信息和指导。

四. 实践验证与效益分析

4.1 试点单位实施概况

为了验证“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和数字孪生驱动实战演练模式的有效性,我们选择了某陆航旅作为试点单位进行实施。该旅装备了多种型号直升机,任务繁重且复杂多变,对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要求较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的要求,对该旅的保障人员进行了分层递进的培训;同时,利用数字孪生驱动实战演练平台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活动。通过培训和演练,该旅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4.2 实施效果量化对比

为了量化评估实施效果,我们对试点单位在实施前后的保障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指标包括:典型故障排除时效、应急处置合格率、模拟训练转化率以及年度保障成本等。

对比结果显示:实施后,典型故障排除时效缩短了42%,应急处置合格率提高了43.5%,模拟训练转化率提升了62.7%,年度保障成本降低了28.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和数字孪生驱动实战演练模式的有效性。

五. 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5.1 持续优化技能提升体系

虽然“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仍然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它。具体来说:一是要根据装备发展和任务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二是要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培训效果;三是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5.2 深化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在直升机服务保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其在实战演练、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并探索其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5.3 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

人才是直升机服务保障工作的核心要素。未来,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直升机服务保障事业中来。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现有保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为直升机作战效能和飞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直升机服务保障人员技能提升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构建了“三维一体”技能提升体系和数字孪生驱动实战演练模式,并通过试点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该模式不仅提高了保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还为直升机保障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和完善该模式,并推动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为直升机作战效能和飞行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直升机维修保障人才培训探析论文,2022

2应急救援体系发展背景下直升机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