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流动人口统计管理模式及优化路径探讨

作者

郝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9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流动人口产生的社会问题也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所以有必要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统计管理,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将流动人口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以此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夯实城市经济的发展基础。基于此,本文从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概述着手,明确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当下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工作现状,并为其提出强化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流动人口;统计管理;人口普查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高速发展,各地区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对社会管理也提出更高的标准。中国拥有较大的人口基数,通过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统计管理,能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以此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在开展流动人口统计管理时存在一定不足,很难充分掌握流动人口具体情况,而这也就衍生出了许多社会问题[1]。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中明确过往工作问题,不断优化各项管理措施,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1.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概述

1.1内涵

尽管流动人口没有获取居住地户籍,但在生活、工作等多方面都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所以,流动人口统计管理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对维持地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在开展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时,主要采取人口普查、计生等方式进行;但在社会不断发展下,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增加,传统管理措施的不足也越发突出,很难充分掌握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对此,政府部门为了将国家政策进行全面落实,也结合部门决策的不同需求落实对人口流动指标的统计、调查作业,从而为推动地方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在开展流动人口统计工作时获取的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交叉现象,所使用的信息统计方式也有着明显差异;但从目标来看都是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1.2特点

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下,社会经济取得高速发展,流动人口流向、构成等多项指标也表现出巨大的变化。由于教育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促使各地方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流动人口结构、数量等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趋势。

在此情况下,以往所使用的流动人口统计管理措施很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对管理措施的分析、优化,以此有效提升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2.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重要意义

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城市发展中,人口流动会对社会治安、交通出行等多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国内流动人口普遍为农村人口,若相关部门未能规范开展各项统计工作,那么就会对未来人口政策的制定带来不良影响,从而促使许多社会矛盾的产生,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但是,在相关部门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统计工作的情况下,就能够在政策制定期间根据地方实际展开优化,提高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保证各项政策均能得到有力的执行。同时,流动人口还与民生问题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而在规范开展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发展完成对民生政策的制定,从而准确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变化,以此不断优化各项管理政策[3]。

在流动人口统计中,还能够充分掌握城镇人口数量、农村人口数量,从而准确分析国家城市发展状态,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流动人口与地方建设之间存在紧密连接,规范开展流动人口管理,保障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从而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性。比如,在计划生育政策中,通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帮助流动人口按照地方规定完成合法手续的办理,就能够让流动人口享受本地居民相同的保障政策,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合法权益。

3.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现状思考

3.1统计指标体系不规范

现阶段,尽管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属于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依然未能做好对流动人口统计指标的明确划分,这就导致数据统计很难取得较高精确度,极易影响统计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方面,以往在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时,尽管国家会给出相应的界定措施,但从时空范围划分上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所获取的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很难帮助政府深入了解流动人口流向、构成等基本信息,从而对政策的制定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4]。另一方面,各部门在进行流动人口统计管理时,其基本信息、工作情况等尚未制定统一标准,使得一些信息与其他部门出现重叠、矛盾等问题,导致流动人口管理措施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3.2数据准确性不足

在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时,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各项数据很难具备较强的横向可对比性,统计结果缺乏较高的可信度,不利于统计数据的应用。具体可以体现在基础信息的不全面、不准确,各部门统计数据有着明显的矛盾问题。同时,由于数据信息的不准确,使得各级部门很难取得准确的历史数据,致使各项管理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在此情况下,相关部门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时,需要再次进行调查统计工作,从而导致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并且难以第一时间将政策全面落实,无法为流动人口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

3.3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对于流动人口统计而言,其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实际工作量也普遍较大,整体工作流程复杂,还要采用合理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流动人口统计工作,以此充分保障各项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效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然而,从实际工作来看,受到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影响,实际人口数量较多,各环节的统计内容存在较高的复杂性,极易发生统计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整体监管力度较差。另外,国内一些地区在发展中还存在落后的思想观念,忽视流动人口统计,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及时细化工作内容,直接影响了流动人口统计工作的落实。同时,为了顺利完成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一些地方部门还会采用错报、虚报等措施展开统计工作,从而导致统计数据严重失真,直接影响各项政策的制定。此时,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相关部门在了解统计数据出现问题时也很难及时展开有效的处理工作,致使整体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4.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优化对策

4.1统一流动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

在新时期下,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做好对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优化,以此推动数据分析、统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为公共资源配置、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以此促进社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对于流动人口分类、判别而言,政府应结合地方实际做好对界定标准的统一划分,以此为一线调查人员提供有力的参考标准,从而有效提升数据采集质量,充分保证数据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另一方面,针对各级部门、机构等需要制定合理的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以明确的资料编写技术规范,尽可能规避信息矛盾现象的发生,以此提升信息利用价值[5]。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将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进行充分发挥,组织专家、管理人员根据地方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流动人口统计标准,从而构建完整、可靠的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

4.2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数据统计口径

对于数据统计口径矛盾问题而言,应当从顶层设计着手,不仅要做好对指标体系的优化,还要保证各部门数据具备横向对比价值。对此,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管理要求,从顶层设计角度着手,针对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处理方式展开优化,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在流动人口信息统计过程中,不仅要兼顾各项指标体系,还要最大限度满足各部门的管理需求,确保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另外,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需要应用不同的信息,为保证统计数据拥有较强的可比性,还应当及时做好对部门交流机制的构建,组织各单位定期交流、探讨流动人口的统计调查情况,以此促进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更新,推动各单位不断优化各项调查数据。

4.3优化人口流动管理机制

对于管理机制不合理的问题,相关单位应结合地方实际、工作特点及时展开优化。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制定合理的责任机制,针对工作内容展开详细划分,并将其全面落实于对应部门、员工当中,确保各方都能充分掌握自身的岗位职责,从而促进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尽可能规避混乱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追责制度,针对数据错报、虚报问题展开责任追究,并以此起到对主观造假行为的防范作用,有效提升流动人口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另外,要做好对考评机制的优化,将工作情况纳入重要考评指标,并与职业发展、薪酬福利等挂钩,从而提高员工对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重视程度,确保员工可以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下高质量的开展各项调查工作[6]。

4.4加强法治建设

作为法治大国,中国对法治管理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而流动人口则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还需要相关单位采用法制手段,不断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统计、管理工作,以此在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经济实现稳定发展。具体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做好对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程度的优化。现阶段,人口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为强化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有必要应用各项法律法规针对管理流程展开优化,尽可能缩减不必要的管理内容,以此推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确保管理措施的执行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从而推动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二是加大对法治化统计、管理的宣传力度。对于流动人口统计管理而言,整项工作的开展并非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以此促进科学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强化对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法治化宣传作业,让大众能够深刻认识此项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而主动投入对流动人口的统计管理当中,以此为流动人口统计管理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发展氛围,助推各项管理措施的全面落实。

4.5创新统计方法

现阶段,一些地方在进行流动人口统计时实际使用的统计方法较为单一,极易影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做好对流动人口统计措施的创新、优化。对于流动人口而言,由于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若以固定时间开展统计工作,那么所获取的统计数据很难取得较高的准确性。对此,可以采用动态监测技术,以不同时间段展开统计调查,从而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相关部门还要着重强化信息化建设,结合工作要求完成对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优化数据采集机制,并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确保流动人员能够正确应用采集平台完成信息申报,以此有效降低工作强度。目前,智慧公安系统在各地方均有所应用,其能够采用多种先进技术针对房屋出租、车辆等展开数据采集,并且在经过数据筛选、分析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提升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在以信息化工具进行流动人口统计时,通过构建数据共享模块,各部门可以在该模块中进行数据共享,一旦某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出现变动,其他部门也能够自动同步最新数据,从而有效规避数据矛盾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社会经济取得高速发展,通过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工作,可以为地方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现阶段,在流动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下,流动人口统计工作的复杂性不断上升,也逐渐暴露了一些工作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提高对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从管理制度、工作体系等多方面着手,持续创新统计方式,强化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积极构建现代化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平台,并加大流动人口统计管理宣传力度,促使流动人口主动应用管理平台进行信息登记,从而提高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推动人口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皓.中国迁移流动人口统计口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24,(04):32-44.

[2]周皓,陈晓雄.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J].人口与发展,2024,30(02):2-14+125.

[3]徐同庆,许婷婷.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3,35(22):139-141.

[4]朱旻.大数据在人口统计中的应用探讨[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3,(06):61-64.

[5]杨成洲,何茂鑫.西藏人口发展的新动向与新特征——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J].西藏发展论坛,2022,(03):80-89.

[6]陈莲莲.流动人口统计管理的思考及对策[J].商讯,2021,(0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