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领域活动中深度学习实践路径与幼儿思维建构研究

作者

王悦

商洛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深度学习理念逐渐成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领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载体,为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聚焦于幼儿园领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系统梳理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并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特征和领域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深入分析当前思维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探究式活动、多感官体验和教师引导与环境支持等有效策略。同时,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优化与家庭社区资源整合等保障措施,旨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推动学前教育由表层教学向深度学习转变。

关键词:深度学习;领域活动;幼儿思维建构

引言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深化对幼儿学习模式的认识,通过分析他们在课程中的行为,为教育实践提供数据支持。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对他们未来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深度学习理念的引入,学前教育不仅关注知识获取,更强调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深度理解和创新应用。领域活动因其丰富的实践性和生活性,成为促进幼儿思维建构的核心环节。然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活动内容浅表、教师指导方式单一、家庭与社区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幼儿深度学习和思维成长。本文将围绕幼儿园领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核心素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浅层学习往往依赖外部刺激和简单的信息复制,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知识的快速获取,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在联系的构建。相比之下,深度学习是一种强调理解和内化知识的学习方式,其核心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主动探索,它不仅仅是对事实和信息的简单接收,而是要求学习者能够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和应用场景。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策略,强调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深刻洞察与实际应用,进而有助于学生个体的综合成长。

二、幼儿园领域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

(一)探究式领域活动设计与实施

在幼儿园领域活动中,探究式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和思维建构。教师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生活中熟悉的课题开展有挑战性、覆盖面广的研究性学习,如开展“水的研究”课题。首先,激发学生对水分转换的不同形态生疑,问出“水分可以变成什么形态?”“水分怎样消失?”等问题,然后,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水分蒸发、水分冷冻结冰、小试验等自己亲自参与和体验其变化的过程,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通过图画、口头语言或表演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新知识,还通过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表征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思想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体验到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乐趣。

(二)多感官体验促进深度学习

多感官体验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教师应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创造生动和真实性的学习活动。在主题“秋季的果实”中,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孩子用手去触碰果实的表面、看颜色与形状、欣赏香气、尝味道、听打开果壳的响声、切割水果时的响声等。这样多感官的学习使幼儿积极建构“秋天的果实”信息,体验它们的多样性与它们如何随季节变化。这种多感官的学习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与讲述力的同时加深了认知与记忆,进而丰富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三)教师引导与环境支持策略

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性环境,是促进幼儿充分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活动中需要敏锐地观察孩子们的兴趣焦点和遇到的问题,给予适时的引导与资源支持。例如,“建构乐园”积木游戏中,当幼儿自己用积木搭建完房子后,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孩子的房子为什么会歪的问题来激发其思维,“你们猜怎么样可以让房子造得又高又牢”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不同的材料,各种尺寸大小和不同形状的积木,连环锁等,并营造一种接纳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幼儿敢去冒险、想说话。如果他们遇到难题,教师则应给以恰当的暗示与精神支持,而不是直跳出来解决问题,这样经过教师科学引导与丰富多彩的环境支持,幼儿能够在反复探索与合作中学会自我控制、促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促进深度学习与思维建构的保障措施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和思维建构的基础。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科积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才可以带给幼儿一次更加深刻的学习,而幼儿园则需要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教学研讨会、示范展示会等等,持续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幼儿观察评估水平、深层学习策略和方式等。比如某园就举办过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全体教师共同针对“科学领域—探索影子的奥秘”这一课程内容分别设计了各自独特的课程教案,并共同集思广益进行优化。有效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点和引领幼儿做深层次讨论的能力。长期的业务进修和反思训练使得教师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从而有力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与思维建构。

(二)合理的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

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设计是确保幼儿深度学习和思想建构的基础。课程应当以幼儿学习的轨迹为基础,关注主题的一体化、活动的全貌化、学程的发展化,避免教学碎片化和表浅化。各领域活动都从现实的问题情境入手,并考量其探究、表达、分享的部分,促进幼儿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实现知识升华。例如,“我的家乡”这一主题的学习,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诸如“城市的变化”的探索、绘画“我的家乡”、“虚拟建设我家乡”等课程活动。单个活动与系列活动互为独立又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观察、讨论、操作、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一连贯的、条理清楚的、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求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大大促进了深度学习。

(三)家庭与社区资源的支持整合

家庭和社区是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与思维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应主动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及时向家长介绍深度学习理念和领域活动的开展方式,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共同探究、交流和反思。同时,可积极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农场等社会实践场所,拓宽幼儿的学习视野。例如,某园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期间,邀请家长志愿者带领幼儿走进汽车维修厂,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车辆构造、体验简单的维修操作,并与工人师傅互动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实践经验,也增强了家庭与社区的联动,为幼儿思维建构提供了真实而广阔的学习空间。

结语:幼儿园领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与幼儿思维建构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科学的活动设计、多感官体验和教师的专业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主动建构和深度发展。当前,学前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对深度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优化领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与成长需求。同时,家庭与社会应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支持幼儿思维成长的良好环境。未来,幼儿园领域活动应坚持以幼儿为本,持续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的深度学习路径,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耿书云.深度学习视角下大班建构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J].好家长, 2023(5):46-47.

[2]陈津,陈秉龙,陈雯.深度学习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对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以幼儿项目式学习"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活动为例[J].亚太教育, 2023(22):32-35.

[3]王凌燕.促发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深度学习的有效支持路径[J].格言, 2022(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