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作者

李忠诚

云南润铭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桩基是建筑物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保障建筑物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部分,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工作尤为关键。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优化策略,为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问题

前言

桩基的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具有直接性影响。我国面临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现状,加强桩基质量要求,桩基检测技术也较为成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应用广泛。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桩基检测中仍存在问题,因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优化策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1]。

一、建筑工程桩基检测目的

桩基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主要目的以评估各桩基的强度、质量及稳定性能,保障满足建筑物设计及建设的基础需求。桩基检测技术能够有效评估桩基具备的实际承载能力,利于工程相关技术人员掌握桩基性能,并根据建筑物设计分析潜在问题,更利于尽早地调整和修复桩基,在前期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且,建筑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这与桩基存在直接联系,而桩基检测能够有效明确桩基的动态行为及抗震能力,这与建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保障其安全性能。

二、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常见技术

(一)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法

通过对桩基的水平移位、应变性进行测定,了解桩基桩身弯矩,确定桩基的极限承载能力及水平临界点。

(二)钻芯法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中心样本进行钻取,来检测混凝土的具体强度,需要利用专业的钻孔机,了解桩基桩身缺陷、长度及完整性,明确混凝土的压强等多方面内容,能够评估桩基质量。

(三)高应变法

使用重锤以自由落体方式撞击桩基桩顶,收集动力系数,采用规定程序进行计算撞击参数,评估桩基完整性和承载力,这种方法需要采取达到桩基桩身重量10%的重锤,主要对桩基的完整性、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

(四)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法

采用专业检测设施对桩基的桩顶施加抗拔力,收集桩基顶部出现的抗拔位移情况,评估抗拔承载能力,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判断桩基竖向的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五)低应变法

采用小锤对桩基的桩顶部位进行敲击,并在相应部位放置感应片,通过使用小锤敲击,收集敲击产生的应力波,了解桩基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判断桩基质量及完整性。

(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采用检测设备对桩基的顶部施加竖向的荷载,并采取仪器观察顶部因荷载、时间变化所呈现的沉降数据,并采用曲线图进行反应试验所得的沉降数据,根据曲线图进行计算桩基的抗压基线承载力,从而判断桩基是否满足设计需求,这种检测方法最为直观,且检测实施简便。

(七)声波投射法

这种方法需要提前在桩基内部埋设声测管,通常在灌装前就要埋设,因此操作需要提前与建筑工程进行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这种检测方法通过激发桩基内部的脉冲波来收集声波参数,根据声波参数进行判断桩基是否存在缺陷,并且,这种方法对缺陷位置、程度能够较为明确地显示。

三、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检测单位设施设备存在差异

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不同检测单位发展同样存在差异,对于存在资金短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单位,所使用的设施设备规模存在差距,如经济良好的地区及单位则获得更为先进、优质的设施设备,若经济存在短缺,则出现质量、精度问题,或无法采取更为先进性的设备,或缺失专门存放点,存放档案不达标、档案规范整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检测单位管理制度

部分检测单位重技术轻管理,对于内部管理并不重视,导致管理制度缺失、管理理念落后,无法对内部人员、设施设备进行完善地管理,导致设施设备容易损坏,出现维护保养不及时的情况,部分检测人员由于个人素质、行为,在检测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懒散现象,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对检测工作的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为桩基检测工作留下风险隐患,对于以往桩基检测档案并未建立制度,导致相关人员对桩基检测的归档不合格[2]。

(三)市场体系规范问题

未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桩基检测市场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私人检测单位的桩基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差,具体检测工作并不精准,对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及威胁,甚至,部分检测单位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以经济利益作为追求,导致恶性循环,桩基检测市场无法达到规范性管理。

四、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优化策略

(一)加强桩基检测单位基础建设

对于检测单位必须完善硬件设备的引入,相关部门对桩基检测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确保相关地区及单位能够配备高质量高规格的优质检测设施设备,来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同时,对于高质量设备应当进行定期的维护,确保及时掌握设备使用、老化情况。检测单位办公环境应当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对过于老旧性办公环境进行改造,保障检测环境符合规定。加强档案管理,对桩基检测重要档案必须加强管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

(二)管理制度的完善

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必须及时完善,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个人职责权利进行明确分析,将奖励、惩罚进行分明,激励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让检测单位员工重视桩基检测工作,保障检测工作的规范性落实。设施设备使用规范落实,将设施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落实,要求检测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清退无证人员,并及时考核有证人员的专业能力,保障桩基检测人员的专业性,确保检测有效性。对于桩基检测人员还需定期地组织培训,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提高检测单位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单位人才素质,建立人才梯队,为桩基检测工作打好基础[3]。

(三)规范市场体系

面对市场竞争应当正确引导,对于竞争单位的基本信息应当收集,明确严格审查检测单位的基础信息、资质,保障市场桩基检测单位的合规性,并落实市场监督,不定期排查检测单位相关风险,保障检测单位的管理机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扰乱市场、恶性竞争的情况,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清退这些检测单位,营造自律、公平的良好市场风气。建议相关监督部门对检测机构及单位通过抽查、暗访的方式检查、监督、管理检测结果,要求检测单位对检测结果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记录,便于抽查使用,全面性保障桩基检测的合规性、精确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性。

五、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工作在实际中隐蔽性、复杂性问题明显,必须采取科学合理化检测方式,保障检测的精确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阶段,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存在的问题由检测单位硬件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检测市场体系不规范等为常见,通过强化基础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体系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多方面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推动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蒙恩. 房屋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33): 58-60.

[2]赖锦华. 新时期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J]. 中华建设, 2024, (10): 59-61.

[3]张旭,李德君.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4, 9 (12):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