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徐海偃
庐江第四中学,安徽 合肥,231500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生物教学,系统阐述情景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策略。通过分析情景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探讨其在教学准备、课堂导入、知识讲解、实践活动等环节的具体应用方式,旨在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指导,提升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景教学法;教学组织;教学实施
引言
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引导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生物教学中 “填鸭式” 的知识灌输方式,容易使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科学现象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对优化生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情景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
(一)情景教学法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思考和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与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以情境为载体,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价值
激发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促进知识理解:将抽象的生物概念、原理置于具体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培养综合能力:情景教学法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实践与探究,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增强情感体验:通过创设贴近生活或具有情感色彩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组织原则
(一)目标导向原则
情景教学的组织应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确保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有效服务于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避免情境创设过于追求形式而偏离教学重点。
(二)贴近生活原则
情境的选择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环境或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亲切感与实用性。
(三)启发性原则
创设的情境应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而不是简单地呈现知识。
(四)适度性原则
情境的复杂程度和信息量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避免因情境过于复杂或信息过多导致学生产生认知负担,影响学习效果。同时,情境的使用频率也应适度,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准备阶段的情景创设
分析教学内容与学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 “植物的光合作用” 时,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情境。
收集与整合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如在讲解 “人体的血液循环” 时,收集心脏解剖模型、血液循环动态视频等资源,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供素材。
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 “生物的多样性” 时,创设 “走进自然博物馆” 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导入环节的情景应用
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问题作为情境导入新课。如在学习 “传染病及其预防” 时,以近期流感爆发的现象为情境,提问学生 “为什么流感会在人群中迅速传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科学史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 “遗传与变异” 时,讲述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遗传奥秘的探索欲望。
问题情境导入: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 “动物的行为” 时,提问学生 “蚂蚁是如何找到食物并通知同伴的?”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三)知识讲解过程的情景融入
直观演示情境:利用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创设直观演示情境。如在讲解 “细胞的结构” 时,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和细胞结构的显微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细胞知识。
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角色或相关人物,在角色扮演中理解生物知识和原理。例如,在学习 “食物链和食物网” 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模拟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加深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理解。
实验探究情境:设计生物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如在学习 “种子的萌发条件” 时,让学生分组进行种子萌发实验,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实践活动中的情景创设
实地考察情境: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植物园、动物园、农田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如在学习 “植物的分类” 时,带领学生到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植物分类。
模拟实验情境:对于一些无法在课堂上直接进行的实验或难以观察的生物现象,通过模拟实验创设情境。如在学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时,利用生态瓶模拟小型生态系统,让学生观察生态瓶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项目式学习情境:设计生物项目式学习任务,创设项目式学习情境。例如,让学生以 “校园绿化设计” 为项目主题,运用生物知识和设计原理,对校园绿化进行规划和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通过遵循科学的组织原则,合理运用多种实施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不断优化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情景教学法,使其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林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初中生物教学情景[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3:424-426.DOI:10.26914/c.cnkihy.2023.035604.
[2]李辉.浅谈情景化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学[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一初级中学;,2022:848-850.DOI:10.26914/c.cnkihy.2022.049784.
[3]张阳贵.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