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

作者

祝海龙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一号煤矿 陕西延安 727300

摘要:在矿山智能化浪潮中,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犹如双翼,助力矿山腾飞。5G低延迟、高带宽、大连接特性,为运输自动化精准调度、远程操控、海量数据传输筑牢根基。面对传统运输系统精准调度、安全运行、协同作业的难题,5G通信协同控制架构应运而生。它融合边缘计算、物联网技术,构建安全保障机制,推动矿山生产效率飞跃、安全隐患降低、智能化水平提升。这一协同控制模式,是矿山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为未来矿山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范式。

关键词:井下5G通信;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智能化矿山;生产效率

引言

矿山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传统矿山生产模式中,井下运输系统依赖人工调度,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重重。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推进,井下通信与运输系统的协同控制成为提升矿山整体运行效能的关键。井下通信系统作为信息流通的“神经”,运输系统作为生产物资流转的“动脉”,二者的协同控制对矿山生产至关重要。5G通信技术的出现,为这一协同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其低延迟、高带宽、大连接的特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协同控制中的诸多问题,实现矿山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升级。因此,深入研究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对于推动矿山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井下5G通信技术特性与优势

1.1高带宽支持海量数据传输

井下主运输自动化系统中,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需要实时传输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车辆的位置、速度、状态信息,以及井下环境的温度、湿度、瓦斯浓度等。传统通信技术的带宽有限,无法满足这些海量数据的传输需求,导致数据传输不及时、不完整,影响自动化系统的决策。而5G的高带宽特性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的高速传输,使这些设备能够实时地将数据上传到控制中心。例如,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将井下运输场景的实时视频数据传输到地面控制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高清视频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车辆故障、人员违规操作等。同时,高带宽还能够支持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优化运输调度策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1.2大连接特性与设备接入能力

井下主运输系统涉及大量的设备,包括运输车辆、轨道、信号设备、传感器等。传统通信技术的接入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这些设备的同时在线需求,导致设备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协同运行。5G的大连接特性能够支持海量设备的同时接入,构建一个全面的物联网。在这个物联网中,所有的设备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地共享数据和信息。例如,运输车辆可以与轨道信号设备实时通信,根据信号状态调整行驶速度和方向;传感器可以将环境数据实时传输到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根据环境数据调整运行参数。这种全面的设备接入和互联互通,为井下主运输自动化系统的协同控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系统能够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运行。

2.主运输自动化系统需求与挑战

2.1精准调度需求

井下主运输系统承担着矿山生产物资的运输任务,其调度的精准性直接影响矿山的生产效率。不同的矿种、开采阶段以及生产计划对运输任务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灵活的调度策略来满足这些需求。然而,传统的运输调度主要依赖人工经验,调度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手动安排车辆的行驶路线和任务,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调度错误。例如,在高峰时段,车辆可能会出现拥堵,导致运输效率大幅下降。而自动化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生产数据和运输需求,自动生成最优的调度方案,实现车辆的精准调度。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位置、状态和任务进度,自动化调度系统可以动态调整车辆的行驶路线和任务分配,避免拥堵,提高运输效率。

2.2安全可靠运行挑战

井下环境复杂,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顶板冒落等。主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设备故障和人员误操作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车辆的制动系统故障可能导致车辆失控,撞向巷道壁或其他车辆,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因此,主运输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当瓦斯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通风设备,降低瓦斯浓度;当车辆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架构与关键技术

3.1协同控制架构设计

基于5G通信技术的井下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架构是一个分布式控制架构,它将中心控制与现场设备的智能协同相结合。在这个架构中,控制中心负责整体的调度和决策,现场设备则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进行自主运行和局部决策。控制中心通过5G网络与现场设备进行实时通信,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生成调度指令。现场设备接收到指令后,结合自身的传感器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局部的优化和调整。例如,运输车辆可以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和自身的速度、位置信息,自主调整行驶速度和行驶路线。这种分布式控制架构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还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即使控制中心出现故障,现场设备也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自身的智能决策能力,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

3.2关键技术应用

在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中,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是两项关键的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在现场设备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实时决策,减少数据传输量和延迟。例如,在运输车辆上安装边缘计算设备,车辆可以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如果出现故障,车辆可以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并将故障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物联网技术则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通过在设备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设备之间可以实时共享数据和信息。例如,运输车辆可以与轨道信号设备、通风设备等进行通信,根据信号状态和环境参数调整自身的运行参数。这种全面的感知和互联互通,为协同控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使系统能够实现更加精准、智能的控制。

4.结语

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是矿山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方向。5G的低延迟、高带宽、大连接特性为解决传统运输系统精准调度、安全运行、协同作业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构建基于5G的协同控制架构,应用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以及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可以实现矿山主运输系统的高效、智能、安全运行。这一协同控制模式不仅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还推动了矿山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井下5G通信与主运输自动化协同控制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入的融合,为矿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沛.基于5G通信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J].煤矿机电,2024,45(06):12-20.

[2]李博文.5G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5,(05):130-132.

[3]王建军.煤矿5G专网融合技术应用与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5,(0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