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探索 快乐中成长
张颖
六安市宁承路幼儿园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
幼儿园种植活动是通过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进行植物种植、观察、记录、管理等活动,以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一种活动。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感受到植物生长的过程,同时也能让幼儿感受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一、活动前的准备
(一)适配种植场地与植物的选择策略
种植场地是种植活动的根基,幼儿园细心挑选出一块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户外空地当作种植区。此处视野开阔,利于幼儿观察并照料植物,又离教室较近,方便老师随时引导。在选取植物的时候,幼儿园考量了幼儿的认知特性,选取了生长快、样子不同的蔬菜,西红柿、黄瓜,还有颜色鲜艳的花卉,向日葵、牵牛花,这些植物便于幼儿观察、照顾,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二)制定详细的种植计划
种植计划的拟定是种植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点。老师们预先安排好,弄清什么时候种植,该做些什么,要准备哪些东西,他们打算春天天气好的一天开始种植,先松土,再施肥,接着播种,最后浇水,老师想用简易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长高情况,让幼儿用图画或者贴纸来表示植物的高低,叶子多少等等。
(三)种植工具与材料的必要准备
安全、实用的种植工具和材料是种植活动的重要保证,老师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幼儿使用的铲子、锄头,这些小铲子、小锄头都是轻巧的,边缘也很圆滑,幼儿在使用的时候不会被划伤,浇水壶也选用了容易抓握,出水均匀的,方便幼儿控制水量,种子和肥料都选用无毒无害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二、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管理
(一)引导幼儿参与种植过程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幼儿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让幼儿亲自动手去种花、种菜、种树,亲自去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让幼儿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责任感。
1. 播种与种植
在播种和种植的环节里,老师要变成孩子们的引导者,通过示范和讲解,孩子们就会知道怎样挖坑,放种子,再覆土。这事儿看上去挺简单,实际上包含着生命的秘密,老师要促使孩子们自己去试着做,就算他们做的动作不是那么熟练,孩子们的小手底下,一颗颗种子被轻轻地埋进土里,期望着冲破泥土的那一刻。
2. 浇水与施肥
浇水与施肥是植物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教会孩子怎样正确浇水、施肥,这牵涉到植物的生长情形,也是对孩子们责任心的培育,在浇水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孩子们把握好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施肥的时候,教师要选好肥料,还要教孩子们怎样均匀撒施,而且教师也要激励孩子们去察看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形,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除草与间苗
除草的时候,小朋友们得仔细看看植物的生长环境,找到那些杂草,赶紧把它拔掉,间苗的时候,他们也要学会分辨哪些苗长的太挤或者太弱,然后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会他们做事要有耐心,要细心,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会明白怎样去保护生命的成长。
(二)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过程
观察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也是种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经常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多少,有没开花等等,并且把观察的状况用绘画、标记、数字等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以及记录的能力。
(三)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种植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能结合植物生长的特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比如对照试验、测量活动等,借助这些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植物生长时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影响要素,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解决能力。
1. 对比实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对比实验,比如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对比,在不同的肥料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对比等等,通过对比实验,幼儿可以直接看到不同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加深幼儿对植物生长条件的认识。
2. 测量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对植物高度、叶子个数等等进行测量,再记录到图表、数字等等,幼儿通过测量活动知道植物生长的速度,培养孩子们的测量能力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
在种植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幼儿介绍种植活动的安全事项,不能随便摸植物,不能把工具乱放等。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一直陪伴在幼儿身边,保证幼儿的安全。
三、活动后的总结与延伸
(一)总结种植经验
种植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总结分享活动,让幼儿回想整个种植过程,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以及感受,通过总结分享活动,幼儿能加深对种植活动的认识,锻炼他们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延伸教育活动
种植活动结束不代表教育活动的终止,教师可以在种植活动主题和内容上延伸出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科学小实验等系列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在种植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1. 绘画与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和手中的画笔以及材料把心中想说的植物画出来、做出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活动,幼儿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对植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
2. 科学小实验
教师可以利用种植活动中的科学知识,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等,通过科学小实验,幼儿能更加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原理以及科学知识。
(三)家园共育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到种植活动中来,同他们一道见证幼儿的成长与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途径同家长展开交流与交流,分享种植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和教育体会,通过家园共育,幼儿能在更为和谐,温馨的环境里成长发展。
四、结论
幼儿园种植活动属于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培育幼儿的自然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选定恰当的种植场地和植物,制订细致的种植计划,预备必要的种植工具和材料,加大活动期间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等办法的落实策略,幼儿园教育人员就能顺利完成种植活动,并收获较好的教育成果。将来,伴随教育观念的持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改进,幼儿园种植活动会表现出越发多种化,个性化的走向,给幼儿的全方位发展给予更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云萍 . 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开展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3(10):93-95.
[2] 周晓晖 . 聚焦探究能力培养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开展策略[J].2024(4):235-237.
[3] 钱晓锐 . 探析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施措施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2023(4):3.
[4] 韦青燕 . 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探究 [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2023(8):313-315.
张颖(1996),女,人,民族:汉,职称: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