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营林技术在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

杜占娥

枣阳市兴隆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 湖北枣阳 441299

文章主要对营林技术在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达到林区最佳防护效果,提高营林技术的应用效果。

一、营林技术在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在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防灭火体系关注森林区域的林木管控,利用现代营林技术提高防护水平和管理质量,由于林区面积较为广阔,森林资源丰富,容易发生各种火灾问题,通过强化防灭火体系建设减少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做好提前预防与管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第一时间灭火与控制,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防灭火体系建设能够合理规划灭火流程与防火管理措施,通过营林的大范围建设规范防火流程,做好火灾的防护与管控,森林面积较为广阔,一旦出现火灾事故,蔓延速度较快,且影响范围广阔,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一定影响。通过防灭火体系的建设与规划,能够不断完善森林防护管理制度,运用具体的防灭火设备,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引导防火人员规范自身行为,及时扑灭火灾,同时还要对防灭火设备进行检查管理,及时维修,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提高防灭火管理效率[1]。另外,营林技术在防灭火体系建设中应用有助于强化工作人员的灭火意识,掌握更多防护措施,根据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隔离带,支持森林资源的稳定发展,维护植被正常生长,通过科学合理的营林计划制定,不仅能够降低火灾的发生率,还能够建立防火通道,调整营林结构,增加森林面积的覆盖率。

二、营林技术在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中应用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合理规划隔离带

在营林技术应用过程中,综合考虑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构建复杂的结构林带,不仅能够实现火灾的防护与隔离,还能够改善现代林业的生态环境,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实现防火阻隔。通常情况下,根据防火区域的地形、气候、可燃物、经济管理水平、火源、火行为、交通条件、扑救能力等条件,充分利用河流、水域、裸露山脊、裸岩、道路、沟壑等阻火障碍物,实施组合阻隔。枣阳市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型气候特征,冬冷夏热。生物防火阻隔带优先使用本地生长的难燃植物(乡土树种),选择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难燃烧、抗火性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树种。经调查,油茶作为南方林区防火树种适用广泛,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如:枣阳市兴隆镇竹林村、草寺村建设的林带总面积 39.1 亩的森林防火阻隔带,油茶主栽品种为长林 40号、长林 4 号,配栽品种为长林 3 号、长林 53 号、鄂林油茶 102 号。配置方式及比例:行状配置,比例为 4:1。造林密度:90 株 / 亩,株行距 2.5×3 米。营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改善荒山,改造生长状况不佳的残次林木,部分地区的林地和荒山植被覆盖率角度,杂草遍布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还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加快,针对这种情况,营林技术扩大森林制备覆盖率,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隔离带能够实现对火源的控制,缓解火灾的蔓延速度,最大程度上降低火灾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隔离带的合理规划能够提高灭火速度,各种树种的选择与种植能够隔离火情,扩大林业森林面积。

(二)构建完善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

营林技术在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监测体系建设完成火灾的整体管控,综合考虑林业建设的监测信息,利用卫星监测、电子监测和人工监测的方式,构建完善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首先,人工监测主要是利用地面观测的方式,由工作人员关注营林的实际情况,考察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发展趋势等,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防火处理效率。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完成地面巡查工作,及时排查林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合理规划隔离带的建设位置,清除存在隐患的区域,提高营造林管理效率,强化宣传管理工作,对营林区域进行防火宣传,避免非法人员进入林区。其次,电子监测主要是在林区设置高清摄像头,利用变焦镜头监测一定范围内的火情发生情况,借助高清图像积极反馈火灾信息,由指挥中心统一管理,根据火情发展情况采取合适的灭火措施。最后,卫星监测主要是利用精准度较高、监测范围广阔、时间频率较高的卫星系统完成火灾监测,对营林面积进行精准定位,扩大营造林建设的同时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2]。

(三)强化不易燃树种的营林建设

对于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工作人员要做好调查管理,明确森林火灾发生的具体区域,集中发生在草坡或荒山区域,这些地区湿度低,通风条件良好,一旦发生火灾问题将大面积传播和蔓延,导致火灾不可控,灭火难度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在营林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选择在荒山或草坡区域进行营林,种植不易燃达到树种,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为此,根据林业种植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营林面积,工作人员结合自身调查情况,选择合适树种,对于北方地区的营林可以选择红松阔叶混交林,这种树种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抑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在选择种植林木的过程中,利用营林技术能够改善林区树木品种,对林地的密度进行改造优化,达到林区生态调节的效果。同时,为了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营林技术的应用要及时处理密度过高的林业区域,清理枯死树木,为健康林木的生态提高良好的环境支持,为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提供前提保障,根据林地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阔叶混交林的营林建设,增加林区树木的结构层次,符合防灭火的具体要求。

(四)开展森林抚育与林间管理

森林抚育与林间管理要求较高,综合考虑营林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防灭火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枯枝干叶容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增加火灾隐患的发生率,为了确保营林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工作人员要做好林间管理,清理枯枝干叶,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同时,森林抚育还要适当运用化学药剂进行林区管理,对杂草进行有效处理,为营林建设提供外部环境支持,杂草不仅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争抢树木的水分和养分,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要清理大量杂草,定期完成清除工作,由工作人员定期巡查,考虑林区人员进出情况,禁止携带火种,禁止烟花爆竹,营造技术应用前期要完成林地灌木的抚育,提高营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营造技术应用过程中综合考虑林业建设的具体要求,构建完善的林业防灭火体系,强化防火与灭火措施,减少火灾的发生频率,开展长期营林管理,提高林业区域的管理效率,支持林木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刘俊英 . 营林技术在现代林业防灭火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J].林产工业 ,2021,58(2):91-93.

[2] 张永全 . 林业技术措施在曲靖市国有海寨林场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应用 [J]. 绿色科技 ,2021,23(1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