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场机制背景下能源企业管理的发展路径探索

作者

孙秀艳

华电吉林能源有限公司 130022

摘要:在市场机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能源企业的管理变革迫在眉睫。本文围绕能源企业的管理转型展开研究,剖析市场机制带来的发展契机与现实难题。基于当前能源企业管理实际,从战略规划、组织优化、技术革新、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探寻契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助力能源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市场机制;能源企业管理;发展路径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与能源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市场对能源领域的调控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能源企业的管理转型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今,能源企业面临价格波动、竞争激烈、技术更新快、环保要求高的严峻形势,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探索创新管理方法迫在眉睫,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一、市场机制对能源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市场机制带来的发展契机

1.资源配置的精准导向

市场通过价格涨跌和竞争规律引导能源资源的流动。能源企业可依市场供需和价格调整生产、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天然气行业能根据用户需求规划管道运输和储气设施建设[1]。

2.创新动能的持续激发

市场竞争促使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技术和管理创新。煤炭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采掘自动化,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

3.市场版图的多元拓展

市场机制完善打破行业和地域壁垒,能源企业发展空间更广阔,可通过市场化交易、并购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发展,扩大市场份额。

(二)市场机制带来的经营挑战

1.价格波动的风险冲击

能源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给企业成本控制和收益预测带来困难,增加经营风险。风电企业难以难以预估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

2.竞争态势的全面升级

市场的开放使能源领域竞争加剧,传统能源企业面临同行和新能源企业挑战,需加快转型。

3.政策环境的动态变化

政府为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会调整能源政策。政策变动要求企业及时应对,但不确定性给企业战略规划带来难题,企业需要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降低政策风险[2]。

二、当前能源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一)战略管理层面

不少能源企业存在战略决策困境,对市场变化感知不敏锐,战略规划与实际脱节,依赖传统业务,开拓新能源领域缓慢。且战略规划落地困难,目标分解不细致,缺乏监督和调整机制。

(二)组织架构维度

能源企业普遍存在组织架构臃肿,多层级管理影响决策效率,部门职责不清,跨部门协作困难,削弱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三)技术创新领域

企业虽重视技术创新,但研发资金不足,人才吸引和培养能力弱,顶产学研合作不紧密,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差。在国际竞争中,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风险管理环节

能源行业具有高风险特性,企业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技术更新换代等多重风险挑战。然而,部分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入,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由于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有效的应急预案,企业往往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最终可能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三、市场机制背景下能源企业管理的发展路径

(一)强化战略管理,锚定发展航向

1.制定契合实际的战略蓝图

能源企业需深入剖析市场格局、行业演进趋势以及自身优劣势,量身定制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长期发展战略。鉴于当下能源结构调整加速、环保标准趋严,企业应前瞻性地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的资源投入,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例如,部分传统煤炭企业果断向新能源、煤化工等领域转型,成功打破对单一业务的依赖,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3]。

2.保障战略有效落地实施

构建完善的战略执行体系,将宏观战略目标细化为年度目标与部门目标,明确各层级责任主体与考核指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持续进行动态监控与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优化调整执行方案,确保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二)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能

1.精简组织层级架构

摒弃传统多层级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与决策响应速度。推行扁平化组织模式,使企业能够更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

2.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能,杜绝职能交叉与职责模糊问题。搭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协同合力,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3.推动组织变革创新

依据企业战略需求与市场动态,适时推进组织变革。引入敏捷组织、项目制等新型组织模式,增强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三)加大技术创新,增强核心实力

1.加大研发资金投入

能源企业应提升技术研发资金占比,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为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项目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育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顶尖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协同,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联合研发,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四)完善风险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

1.提升全员风险意识

加强员工风险管理培训,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企业运营各环节。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将其纳入战略与日常管理体系。

2.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政策与制度,明确风险管理流程与责任划分。建立风险识别、评估、预警与应对机制,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方位监控与有效管理。

3.制定精准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风险,制定差异化应对方案。如运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及时把握政策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政策风险。

(五)加强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1.打造专属精神内核:立足企业战略与能源行业特点,提炼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倡导创新突破、强化责任担当、推崇团结协作、追求互利共赢。将这些理念融入企业运营各环节,引导员工行为,让员工真切认同企业价值,增强归属感。

2.培育活力文化土壤: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搭建员工沟通交流平台,培育积极进取、携手共进的文化环境。在良好文化氛围中,员工工作热情与创新思维得以激发,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也随之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市场机制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能源企业唯有强化战略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加大技术创新、完善风险管理并加强文化建设,多管齐下探索发展路径,才能有效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晓乐,安航.市场机制背景下能源企业管理的发展分析[J].市场周刊, 2024, 37(14):25-28.

[2]陈仲宇.市场经济下能源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4, 44(13):69-71.

[3]周德群,周显扬,丁浩.多市场协同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竞价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23, 31(1):248-255.

作者简介:孙秀艳, 生于1987年4月8日,女 ,吉林省榆树市,汉族 ,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职称:政工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