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的行动研究

作者

林莉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实验小学 514300

摘要:在当今教育体系中,阅读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小学语文中年段的学生而言,阅读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有效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然而,如何有效衔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拓宽知识视野的两大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往往被割裂开来,缺乏有机衔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1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的概念

所谓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是指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融合,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阅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课内阅读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而课外阅读则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通过有机衔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同时培养起独立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衔接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2.1学生阅读需求多样化

在小学语文中年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阅读材料,而是渴望接触更多样化的文本类型,如故事、科普、历史等。这种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促使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需要更加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点。

2.2阅读理解能力逐步提升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中年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他们开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同时,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在不断发展,能够开始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2.3阅读兴趣的培养与维持

在小学语文中年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课内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引发学生的阅读共鸣。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从而维持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相互补充,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进而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的策略

3.1创建一体化阅读环境

为了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学校应致力于创建一个一体化的阅读环境。这包括在校园内设置舒适的阅读角落,配备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故事、科普、历史等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图书角或学校图书馆,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3.2设计连贯性阅读活动

为了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连贯性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从课内阅读出发,延伸至课外阅读,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链条。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内阅读材料的主题或体裁,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并设计相应的阅读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阅读材料。通过连贯性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应用于课外阅读,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相互促进。

3.3强化家校合作,共同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家校合作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册等方式,向家长传达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阅读的具体措施。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讨论书中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孩子选购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通过家校共同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阅读推广体系,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提供有力支持。

3.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在促进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的过程中,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同样至关重要。传统的阅读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量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策略的掌握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为了激励学生持续阅读,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注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的阅读积累;其次,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阅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主旨、细节、推理等方面的把握;再者,评价学生的阅读策略和习惯,如是否善于做笔记、是否能够有效利用阅读资源等;最后,不应忽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阅读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同时,这一评价体系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的概念、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以及实现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的策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创建一体化阅读环境、设计连贯性阅读活动、强化家校合作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均能够有效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林少春.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23-24.

[2]季荣国.小学群文阅读授课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几点做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82-183.

[3]韩艳艳.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9):43.

[4]林毓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