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陶浪
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小学校 409012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数学思维从具象向抽象过渡的关键阶段,而学生在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愈发明显,传统“统一化”教学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或学有余力却无处施展。它以“因材施教”为核心,通过多维度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长,故对其在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极具现实意义。
一、目标分层:锚定能力梯度,适配认知水平
目标分层是分层教学的“方向标”,需依据学生现有数学基础与思维能力,将教学目标拆解为“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创新”三个梯度,确保各层次学生均能“跳一跳,够得着”。从理论层面看,目标分层需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避免目标过高导致学生畏难,或目标过低引发学习倦怠,同时要与教材核心知识点紧密结合,不脱离教学大纲要求。
以西师版(2025)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为例,基础目标设定为“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确保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聚焦“能解决含进位的乘法计算及简单实际问题,如“学校图书馆购买了3 套《数学故事》,每套8 本,每本12 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两步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目标则指向“结合生活情境自编乘法应用题并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励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发展创造性思维。在目标设定中,需提前通过前测、课堂观察等方式精准把握班级学生的能力基线,确保各梯度目标既符合学生“跳一跳可达成”的最近发展区,又能覆盖教材的核心知识点,避免目标分层流于形式。
二、内容分层:拆解教材知识点,设计差异化任务
内容分层是连接目标与课堂实践的“桥梁”,需将教材知识点拆解为“基础理解、综合应用、拓展探究”三类任务,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同一课堂中获取适配的学习内容。从理论角度而言,内容分层需对教材内容进行“纵向拆分”与“横向拓展”。
以西师版(2025)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为例,基础理解任务可设计为“写出不含括号的两步算式运算顺序并完成3 道基础计算题”,帮助学生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核心规则,例如计算“25+3
等典型题目;综合应用任务则结合购物、分配等生活场景,如“妈妈带100 元买 3 个单价15元的书包和2 支单价8 元的钢笔,还剩多少元?”,引导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含多步骤的实际问题,强化知识迁移能力;拓展探究任务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如“用2、3、5、7 四个数字和‘+、-、×、÷’符号组成结果为24 的算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方法?”,鼓励学生突破固定运算顺序,探索多种解题路径,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在任务设计中,需确保三类任务紧扣单元知识点,且难度梯度呈螺旋式上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
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过程分层:优化课堂互动,保障全员参
过程分层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需通过“分层提问、分层活动”的方式,让各层次学生深度参与课堂,避免“学优生主导、学困生旁观”的局面。从理论层面讲,过程分层需遵循“公平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
以西师版(2025)三年级上册“测量长度
为例,分层提问可设计三级问题链:基础层提问“测量黑板长度用什么单位合适?1 米等于多少厘米?”,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概念;能力层提问“如何用米尺测量教室门的高度?若尺子不够长,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工具的实际应用;拓展层提问“如果要测量从学校到你家的距离,选择什么单位更合适?如何借助生活中的参照物估算距离?”,鼓励学生将知识延伸到生活场景。分层活动可采用“小组分层合作”模式,将学生按能力混合编组,每组设置“基础任务卡”“挑战任务卡”“创新任务卡”。例如在“认识毫米”环节,基础任务要求用直尺测量橡皮厚度并记录毫米数;挑战任务需比较不同物体厚度并按毫米数排序;创新任务则让学生用毫米为单位设计“我的文具尺寸表”并向组内展示。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的操作规范性,对学优生则引导其尝试更复杂的测量组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事做、有收获、有思考”。
四、评价分层:多元维度考量,关注个体进步
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助推器”,需打破“唯分数论”,从“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学习态度”三个维度,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差异化评价标准,重点关注学生的“纵向进步”而非“横向对比”。理论上,评价分层需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既要肯定学生的当前成果,也要发现其潜在能力,通过评价激发学习动力,同时评价方式需兼顾过程性与结果性,避免单一化。
结束语
综上,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通过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的科学分层,能有效适配学生个体差异,解决传统教学的痛点。这不仅可帮助基础薄弱学生夯实知识,助力中等学生提升能力,还能为学优生拓展思维空间,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清梅.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3):95-97.
[2]姜虹宇.差异化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