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

作者

张强

南通理工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本论文以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为研究对象,结合南通理工学院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安全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与原则,提出从制度建设、教育宣传、技术保障、环境营造等多方面加强安全文化建构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应用型民办高校打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保障学校稳定发展与师生安全。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用型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相较于公办高校,应用型民办高校在办学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安全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南通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民办高校,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实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当前,许多应用型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涵盖了校园治安、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校园内设置了各类安全标识,营造了一定的安全文化氛围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师生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例如,在宿舍中私拉乱接电线、使用违规电器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校园内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横穿马路等。

2.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3.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目前的安全教育活动多以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师生的兴趣和共鸣,教育效果不理想。

4.安全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协同合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安全文化建设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

二、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在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安全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原则。这意味着在建设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必须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和利益,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通过这种方式,师生不仅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直接受益者,从而在校园内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二)预防为主原则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预防为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将安全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学校需要树立并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

(三)全员参与原则

安全文化的建设不是某个部门或部分人的单独责任,而是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事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全员参与的机制,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安全文化建设中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与和谐。

(四)持续改进原则

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校园安全文化始终与时俱进,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三、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例如,制定详细的校园治安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制度执行与监督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使其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1.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除了传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外,还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等内容,拓宽安全教育的领域。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教育方案,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安全知识图文、视频;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安全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增强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邀请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安全技术保障

1.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学校应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配备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手段。例如,在校园内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智能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提高校园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2.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校园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对校园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实现各部门之间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

1.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安全文化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在校园内设置安全文化标语、安全警示标识等,让师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开展安全文化主题活动,如安全文化节、安全宣传周等,增强师生对安全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树立安全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师生向榜样学习。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监督,形成人人争当安全卫士的良好局面。

四、结论

应用型民办高校安全文化建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通理工学院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遵循安全文化建构的原则,采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加强安全技术保障、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等具体策略,不断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立峰.对当前民办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4(03): 91-92.

[2]王义宁;徐学绥.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研究——基于广东省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8(01):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