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本化课程建构中提升教师课程引导力的研究
钱笑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215600
摘要: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园本化课程建构成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引导力仍存在不足。本研究聚焦于教师园本化课程建构中课程引导力的提升,着重探讨课程实施支持策略。通过分析教师课程引导力的内涵与重要性,结合当前园本化课程建构的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实施支持策略,旨在为提高教师课程引导力、优化园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园本化课程;课程引导力;课程实施策略
一、引言
园本化课程建构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强调以幼儿园为本,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园所特色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引导力起着关键作用。课程引导力不仅影响着课程的有效实施,更关系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在园本化课程建构中提升教师课程引导力,尤其是围绕课程实施支持策略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教师课程引导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教师课程引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它包含课程意识决策力、课程设计生成力、课程实施执行力和课程反思评价力等多个方面。课程意识决策力使教师能够敏锐捕捉幼儿兴趣与需求,做出正确的课程决策;课程设计生成力帮助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资源和幼儿特点,灵活设计生成课程;课程实施执行力确保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深入探究;课程反思评价力则促使教师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与评价,不断优化课程。教师课程引导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使园本化课程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园本化课程建构中教师课程引导力的现状
当前,在园本化课程建构过程中,教师课程引导力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课程意识决策力较弱,难以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在课程设计与生成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能充分利用园所资源和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执行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引导幼儿深入探究;而在课程反思评价环节,部分教师反思不够深入,评价缺乏科学性,无法有效促进课程的优化。此外,教师之间的课程引导力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新入职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课程引导各方面表现较为生疏。同时,园所对教师课程引导力的培训和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影响了整体课程引导力的提升。
四、提升教师课程引导力的课程实施支持策略
(一)强化课程理念培训,提升课程意识决策力
为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决策力,应加强对教师的课程理念培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园本化课程理念,使教师深刻理解课程的内涵、目标和价值。同时,开展案例分析活动,选取优秀的园本化课程案例,引导教师分析其中的课程决策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课程决策。此外,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观察幼儿,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学习需求,通过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课程意识决策力。
(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增强课程设计生成力
为增强教师的课程设计生成力,应搭建园本化课程资源共亨平台。整合园所内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社区资源等,建立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获取和利用。同时,组织教师开展课程资源共享与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课程设计与生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互相学习借鉴。此外,引导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话题融入课程设计中,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三)创新教学指导模式,提高课程实施执行力
为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执行力,应创新教学指导模式。采用师徒结对、教研小组等形式,为每位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或教研伙伴,定期进行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活动。指导教师或教研伙伴针对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鼓励教师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建立课程实施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幼儿、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帮助教师了解课程实施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四)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课程反思评价力
为促进教师的课程反思评价力,应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目标达成度、幼儿参与度、教学方法有效性等多个维度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幼儿评价和家长评价等。通过评价,使教师全面了解自己的课程实施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设立课程创新奖、优秀课程案例奖等激励机制,对在课程反思评价中表现突出、课程实施效果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反思交流活动,分享反思经验和改进措施,共同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在园本化课程建构中提升教师课程引导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强化课程理念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创新教学指导模式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课程实施支持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决策力、课程设计生成力、课程实施执行力和课程反思评价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园本化课程实施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能推动幼儿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未来,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师课程引导力的提升策略,不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海波. 自然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5, (04): 78.
[2]马娇,吴娟. 行政教研一体化模式助推园本课程研修实践 [J]. 知识文库, 2025, 41 (06): 164-166.
[3]宋菁菁. 创新园本课程评价方法,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5, (12):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