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园林绿化工作中整形修剪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汪建军

鼎宏荣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4001

摘要:在城市生态建设与美学追求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园林绿化宛如城市的生态画卷,而整形修剪则是勾勒这幅画卷神韵的关键笔触。它既是呵护植物健康生长的 “园艺医术”,也是塑造园林景观特色的 “美学魔法”。本研究深度挖掘园林绿化整形修剪的理论内核,系统梳理科学修剪策略,探索融合新技术与生态理念的创新方法,致力于实现植物生长与景观营造的完美平衡,为提升园林绿化品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且新颖的实践指南。​

关键词:园林绿化;整形修剪;修剪策略;修剪方法

引言​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园林绿化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美化人居环境的重要力量。而整形修剪作为园林绿化养护的核心技艺,如同赋予植物生命的 “二次创作”。科学的整形修剪,既能依据植物生长特性调节其发育进程,增强抗逆性,又能通过艺术化处理,塑造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态环境的向往。

一、园林绿化整形修剪的理论基础​

1.1 整形修剪的概念与作用阐释​

整形修剪是指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园林植物的枝、芽、叶、花、果等器官进行适度处理,以达到调节植物生长、塑造理想形态、提升景观效果等目的的园艺技术。其作用体现在多个维度:在植物生长方面,修剪可去除病弱枝、徒长枝,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通风透光,增强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在景观塑造上,通过修剪可将植物塑造成规则式、自然式等不同造型,如将绿篱修剪成整齐的几何形状,或让乔木保持自然舒展的姿态,营造多样化的园林空间。

1.2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与修剪的关系​

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整形修剪密切相关。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决定了修剪时需合理控制主枝与侧枝的关系,通过修剪顶芽促进侧枝萌发,塑造丰满株型;植物的休眠期与生长期特性,则要求修剪时机的选择需精准把握。在休眠期修剪,可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适合进行重剪、疏剪等操作;而生长期修剪多以轻剪为主,如摘心、抹芽等,用于调节生长势和促进花芽分化。

1.3 整形修剪与园林景观美学、生态功能的关联​

整形修剪是实现园林景观美学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修剪,可创造出对称美、韵律美、对比美等多种美学效果。例如,对列植的行道树进行统一高度和冠幅的修剪,营造出整齐划一的对称美;利用修剪打造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形成富有韵律的景观层次。同时,整形修剪对园林生态功能的发挥也至关重要。合理修剪可优化植物群落结构,促进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滋生;修剪后的植物残体经过处理可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二、园林绿化整形修剪的实用策略​

2.1 基于植物种类与特性的修剪策略​

不同植物种类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修剪策略的差异。对于乔木类植物,幼树期以培养主干和主枝为主,通过短截、疏枝等方法构建良好的骨架结构;成年树则注重调整树冠形态,保持通风透光,及时去除枯枝、病枝。灌木类植物中,观花灌木需根据花芽着生位置进行修剪,如对于花芽着生于一年生枝条的紫薇,冬季可重剪促进新枝萌发,增加花量;而观叶灌木多以保持其丰满形态和良好叶色为目的,进行适度疏剪和整形。藤本植物的修剪则需结合其攀缘特性,对吸附类藤本如爬山虎,主要修剪过密枝和枯枝;对缠绕类藤本如紫藤,需定期修剪以控制生长范围和引导其攀爬方向。​

2.2 不同园林功能区域的整形修剪策略​

园林功能区域的多样性决定了整形修剪策略需因地制宜。在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区域,植物修剪以营造开阔、舒适的空间氛围为目标,对乔木进行适当疏枝,保持树冠通透性;对花灌木进行造型修剪,打造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的景观节点。道路绿化中的行道树修剪,需优先考虑行车和行人安全,控制树冠高度和冠幅,避免遮挡交通标识和路灯;同时保持整齐划一的树形,提升道路景观的整体感。而在居住区绿化中,修剪注重营造温馨、宜人的居住环境,对靠近窗户和阳台的植物进行合理修剪,保证居民的采光和私密性;对儿童活动区域周边植物,去除有刺、有毒的枝条,消除安全隐患。​

2.3 季节性整形修剪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季节性变化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状态,也决定了整形修剪的重点和时机。春季是植物生长旺盛期,修剪以促进萌发新枝、调整树势为主,如对早春开花植物在花后及时修剪残花和枯枝,避免养分消耗;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迅速,主要进行抹芽、摘心等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和竞争枝的生长;秋季修剪多针对常绿植物,适当疏剪过密枝,增强通风透光性,提高植物抗寒性;冬季大部分植物进入休眠期,适合进行重剪、回缩等操作,对乔木进行骨架修剪,对灌木进行整形更新,为来年生长奠定基础。

三、园林绿化整形修剪的创新方法与技术应用​

3.1 新型修剪工具与设备的应用方法​

新型修剪工具与设备的出现,极大提升了整形修剪的效率和质量。电动修剪工具如电动绿篱机、电动修枝剪,具有动力强劲、操作灵活的特点,可大幅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修剪速度;高枝锯、升降平台等设备的应用,解决了高空修剪的难题,保障了作业安全。此外,激光修剪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激光束对植物进行切割,具有切口平整、愈合快的优势,适用于精细修剪。在使用新型工具与设备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

3.2 智能化、数字化修剪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数字化修剪技术逐渐应用于园林绿化领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修剪机器人,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植物形态和需要修剪的部位,实现精准修剪;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可对大面积园林植物进行快速巡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修剪方案,提高修剪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此外,数字化模拟技术可在修剪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植物修剪后的形态进行模拟,帮助园艺师提前规划修剪方案,减少因经验不足导致的修剪失误。​

3.3 生态友好型修剪方法的创新与推广​

生态友好型修剪方法强调在满足园林景观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 “留桩修剪” 法,在修剪枝条时保留一定长度的树桩,为鸟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场所;将修剪后的植物残体粉碎后覆盖于树盘下,既能减少垃圾清运,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此外,推广 “低干扰修剪” 理念,避免在植物开花、结果期和动物繁殖期进行大规模修剪,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友好型修剪方法的创新与推广,有助于实现园林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

通过深入研究其理论基础,制定科学实用的修剪策略,应用创新技术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植物的生长质量与景观效果。然而,面对不断发展的城市绿化需求和生态理念的更新,整形修剪技术仍需持续创新。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型修剪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智能化、生态化修剪模式的普及,为打造更加优美、宜居、可持续的城市园林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贺赛先.园林绿化工作中整形修剪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物业管理,2025,(01):118-119.

[2]薛振培.关于做好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一些想法[J].浙江园林,2023,(01):47-49.

[3]李清川.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7):83-85.

姓名:汪建军

出生年月:1982.12.7

工作单位:鼎宏荣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邮编:314001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杭州萧山

学历:本科

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