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作者

孙春娜

南皮县安顺小学 061500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通过剖析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局限,阐述项目式学习融入的重要价值,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详细探讨其实施流程、策略以及成效,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学生素养

一、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学科,对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在综合性学习的落实上存在诸多不足。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完成真实而有意义的项目任务,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传统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理解不够准确,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多以教师讲授和简单的小组讨论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另一部分学生消极应付的情况。由于任务分工不合理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学习能力较弱或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得不到充分锻炼,无法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项目式学习以具有吸引力的项目主题为驱动,如“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将语文学习与学生感兴趣的校园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的枯燥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设计出独特的文创产品,需要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案撰写、创意构思等,从而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同时锻炼多方面能力。在“小小导游”项目中,学生要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景点,撰写导游词(运用写作能力),并向游客进行讲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要解决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团队协作完成项目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制定计划、开展探究、解决问题,逐渐学会自主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如在“家乡美食文化研究”项目中,学生自主确定研究方向,寻找资料来源,分析整理信息,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

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挖掘其中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素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定项目主题。组织学生参与主题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想法。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最终确定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主题,确保学生对项目具有高度的参与热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一般每组 4 - 6 人为宜,小组内明确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资料收集员、汇报员等。小组共同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分解、时间安排等。以“保护野生动物”项目为例,任务可分解为资料收集(第一周)、实地调研(第二周)、宣传方案制定(第三周)、宣传活动实施(第四周)等,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书籍、网络搜索、实地采访等多种方式收集项目所需资料。在收集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在“保护野生动物”项目中,学生收集到野生动物的种类、生存现状、濒危原因等资料后,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归纳。根据项目计划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小小发明家”项目中,学生要动手制作发明作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改进,运用语文知识记录发明过程中的思路、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组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分享各自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教师要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引导和建议,促进小组协作顺利进行。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项目成果,如手抄报、宣传海报、舞台剧、研究报告等。在“保护野生动物”项目中,学生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保护野生动物;也可以编排舞台剧,生动展现野生动物的生存困境。采用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收获;小组互评从团队协作、任务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从专业角度对项目成果和学生表现进行全面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教师要深入学习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参加相关培训和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提升自身设计项目、引导学生、评价学生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学校提供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支持;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项目学习,提供生活中的指导和帮助;利用社会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社区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学习素材。例如在“城市历史文化探索”项目中,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偏离项目目标的行为及时纠正,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六、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效分析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的成绩有明显提高。例如在写作中,学生能够运用项目学习中积累的素材和方法,写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文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显著锻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如在“校园环保行动”项目中,学生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环保建议和措施,并通过团队协作付诸实践。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不再将学习视为负担,而是主动参与到各种语文学习活动中。

七、结论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项目主题,科学制定计划,注重过程指导和多元评价。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整合各方资源,确保项目式学习顺利开展。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家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现状研究[D].大理大学,2024.DOI:10.27811/d.cnki.gdixy.2024.000029.

[2]张新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策略[J].智力,2024,(21):119-122.

[3]李冉.智慧课堂下面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项目式教学活动研究[D].河北大学,2023.DOI:10.27103/d.cnki.ghebu.2023.0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