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雕塑的参与式创作模式探讨
田云龙
身份证号码:321088198009173392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公共空间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雕塑作为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其中参与式创作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以参与式创作模式为切入点对城市公共调度的创作进行探索为以后城市的公共雕塑创作提供可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共雕塑;参与式创作模式;探索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的城市建设都在不断地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只考虑人们的居住,更多地考虑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并从各个方面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尤其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雕塑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部分。在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建设中,通过参与式的创作模式对雕塑进行设计,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更加符合城市和人们的要求,进而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水平。
一、参与式创作模式概述
在艺术的创作中,不同的创作模式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其中参与式创作模式作为当下常见的一种创作模式,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简单地知道这种创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公众的参与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就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打破以往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通过摒弃这种传统的单向创作模式,让受众和公众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中,这样可以让互动性和真实性相融合,使得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更加具有艺术水平。在雕塑的过程中采用参与式的创作模式一方面是将公众的参与作为雕塑的一种灵感,这就使得公众与艺术家一起完成雕塑作品,使得雕塑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式的创作模式可以让雕塑这门艺术表现形式传播到社会大众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雕塑这个艺术形式中,从而跟公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也能够让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雕塑作品,打破公众与雕塑之间的传统界限。
二、城市公共雕塑参与式创作模式的探索
(一)个性化的创作
在城市的公共雕塑的创作中,个性化的创作是参与式创作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雕塑创作中,其传统的雕塑创作更多的是由雕塑艺术家独自完成创作的,但是当前随着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创作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采用公共参与式的创作模式能够创作出更加个性化的作品。故此在参与式的雕塑创作中,艺术家通过让公众参与到雕塑创作中,将公共的理念和思想融合到雕塑的设计中,这样艺术家通过鼓励公共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从而将雕塑艺术家和公众的想法进行融合,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雕塑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化,进而提高雕塑作品的艺术水平和质量。例如在蒋垛镇苏维埃公园的雕塑作品的建设中,苏维埃公园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泰州市铸魂之旅红色一号专线,其中的“红色”是最鲜明的底色,其中的主题雕塑是其中的重要亮点,在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让社会的公众参与到其雕塑的创作中,让红色雕塑更加具有人民参与的理念,这样从而让苏维埃公园的主题雕塑更加凸显革命老区的特色,也能够更加呈现人民的特性,使其主题雕塑更加具有红色的个性化创作。
(二)公共艺术创作
公共艺术创作也是城市公共雕塑参与式创作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在雕塑的创作中,公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雕塑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在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例如公园等,也可以参与其中,这就使得公众在雕塑的创作中,采用参与式的创作模式,通过群体的努力和合作创新,对其城市的公共雕塑提供创作的理念和思想,并将其实施其中,也可以通过亲子参与到制作和布置等环节,这样可以创作出富含人民性的丰富多样多元化的城市公共雕塑,改变以往雕塑很强的艺术家的单一风格,使得城市的公共雕塑更加具有多样风格,使其更加贴近城市人民的生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雕塑艺术向着多元风格和文化理念的方向发展,为雕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广的思路和途径,使得雕塑的创意迸发,推动雕塑艺术与当下时代发展共同进步。在江苏省泰州市苏维埃公园的主题雕塑的创作中,其作为全国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在对雕塑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其创作理念进行提升,并将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主题雕塑的创造中,通过这种公共参与的创作理念,使得主题的雕塑创作更加具有广泛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主题雕塑的影响力(如图1)。
(三)互动创作
在城市公共雕塑的参与式创作中,互动创作也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任何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互动,艺术家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从而使得创作出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水平。而在城市的公共雕塑的参与式创作中,互动创作也是极为重要,雕塑作为一种实体艺术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公众可以通过触摸去感受雕塑带来的艺术水平,这就使得雕塑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与公众通过触感的互动模式去不断调整雕塑的形状和质地从而让城市的公共雕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雕塑作为一种静态的实体艺术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与公共之间的相互互动,使得雕塑给公众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体验,从而让观众能够主动参与到雕塑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让公众与雕塑作品产生共鸣,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苏维埃公园的主题雕塑的创作中,通过参与式的创作模式,让观众能够通过雕塑中人物的形象和动作对红军当年的事迹有更加深刻地了解,这样使得主题雕塑不仅仅是苏维埃公园的一座展示雕塑,更加丰富了雕塑的内涵,让更多的人能够从这个主题雕塑的作品中感受到红军的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的公共雕塑的设计和建设中,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模式对雕塑的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城市的公共雕塑的创作中采用参与式的创作模式可以促进雕塑文化的传播,采用现代的表达方式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表达,从而让雕塑在现有的空间中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从而促进雕塑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范从瑶.参与式理念下的地铁公共艺术[J].今传媒,2021,29(3):106-110
[2]王柳.动态雕塑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21(5):90-91
[3]程芷萱.跨越界限:在地性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城市), 2024(8):105-107.
[4]吴为山,余文星.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3):92-98
[5]伍瑄.浅谈公共艺术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21(12):30-31
作者信息:作者信息:田云龙 男,主要从事研究方向:雕塑、壁画、艺术品、城市景观、寺庙艺术、室内空间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