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激发农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内在动力探讨

作者

张春兰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柳嘉学校 644600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激发农村学生历史学习内在动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农村学生历史学习现状及内在动力不足的原因,从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以帮助农村学生建立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为农村历史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生;历史学习;内在动力;教学策略

引言

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充满智慧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蕴含着无数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历史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历史事件的遥远性和抽象性,加之传统教学方法的单调性,使得初中历史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不仅会影响其学习成绩,更会阻碍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在当前注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激发学生兴趣的技巧,巧妙设计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元化教学,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1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面临几个主要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系统性,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方法上,传统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互动性和探究性不足,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活动缺乏吸引力。从学习效果看,学生普遍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认为历史就是记忆年代、人物和事件,学习动机不足。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不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思考。此外,评价方式单一,过分强调知识考核,对学生历史素养的综合评价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内在动力不足的原因

2.1教育资源有限

农村学校在历史教学资源方面相对匮乏,缺乏历史教具、图书资料、多媒体设备等。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仅依靠教材和黑板进行授课,难以将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家庭环境影响

许多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支持。同时,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学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农业生产,导致学习时间和精力受到限制,难以全身心投入历史学习。

2.3社会观念偏差

在农村地区,社会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观念,认为历史等文科科目对未来就业和发展帮助不大。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学生,使他们对历史学习缺乏重视,难以产生内在学习动力。

2.4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农村历史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逐渐失去热情。

3激发农村学生历史学习内在动力的策略

3.1利用课堂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整个初中历史课堂中,往往前半节课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因此趣味导入十分重要,能激发学生深度参与,且具有衔接新旧知识、打通知识结构的作用,对学生思维启迪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意义重大。教师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为确保教学进度,大多会直接引出新知,却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起到反面作用。所以,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在生动的特定场景中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创设情感共鸣场景,激励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自主探索并深度体验历史知识,自然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1)建设历史文化角:在学校教室或校园内设置历史文化角,展示历史书籍、图片、文物模型等资料,供学生课余时间参观和阅读。同时,定期更新文化角的内容,举办历史主题展览,如“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近代革命历史展”等,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2)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历史故事演讲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举办“历史故事大王”比赛,鼓励学生搜集和讲述历史故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素养。

(3)建立历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成立历史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历史问题,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3.3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应敏锐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比如,在新学期伊始,设计一份详细的问卷调查,涵盖学生对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类型的喜好,以及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倾向。有的学生可能对古代史中的帝王将相故事饶有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更关注近现代史中的社会变革;有的学生喜欢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观看视频或参与讨论。同时,教师定期开展个别访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期望以及对历史学科的独特理解。基于这些深入了解,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对喜欢故事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增加更多生动有趣的细节和情节;对喜欢地图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绘制历史地图来加深记忆。

结语

激发农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农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历史学习效果,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随着农村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历史教育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培养更多具有历史素养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鑫宇.人物为线问题导学———新形势下初中历史“三国鼎立”的教学方法与课堂实践探析[J].文科爱好者,2023(5):77.

[2]张若开,李星宇.初中历史教学中教材的课文前设作用研究———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为例[J].文科爱好者,2023(3):64.

[3]李双双.谈如何利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初中历史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