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据赋能视角下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

作者

钱晔

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 邮编:201899

随着智能产业与体育产业日益融合,智能设备有效赋能了体育教学实践,在全国大型的公开教学活动中,课中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系统来实时监测学生练习状态,课后对数据平台采集的运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交流等,都体现了数据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价值所在。从数据意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对提升体育教师的数据素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数据改善教学行为的“精教”与“精学”

体育教学质量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体现,研讨以体育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效果体现为切口,发挥“数据”价值,关注学生参与课堂的实效,让数据在体育课堂中展现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多元分析,能够将数据背后反映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清晰地显现出来,进而辅助教师更精准地“教”、指导学生更精益地“学”。

1.教师方面:依据数据制订教的决策,利于精准的“教”在体育课堂中,通过对体育教学中数据的采集与深度挖掘,对课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等关键环节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来识别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教师进行补偿性学习,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以保证施教的准确性,让学生体验优质、精准的课堂。

2.学生方面:依据数据把握学的管控,利于精益的“学”数据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控,在课后进行视频“复盘”,通过分析比对,把脉课堂,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动作的技术问题,科学地引导学习方式,指导动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

二、 提高数据采集能力,走向数据的“广度”与“多元”

要利用数据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数据采集的方式准确有效,采集前要进行预判、预演,做好充足的准备,采集对象及内容要固定,教师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与统计分析能力,数据的分析要做到科学性、系统性、持续性,并且要做到区别对待,借助精准度较高的工具对数据进行集中化、结构化、标准化处理,使采集的数据更精准、更有效。数据不只局限于课堂,还应包括课堂外的数据,数据的采集要追求“广度”与“多元”。

(一)追求数据采集内容的“广度”

除了从体育课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外,还可以从课间运动、运动会、体检、体育家庭作业、体质健康测试等活动中采集数据。汇集“小”数据为“大”数据,增加分析的参考比重,有利于数据的“按实说话”。

(二)追求数据采集方式的“多元”

体育教学中可采集的数据多种多样,常用的有生理数据、心理数据、动作数据、关链数据。生理数据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肌肉、心率、体温、乳酸、血色素、肺活量等;心理数据指标有情绪、兴趣、交往、态度、意志品质等;动作数据指标有动作是否标准、运动轨迹变化、动作次数、动作时间、动作的规范性、发力的正确性等;关链数据指标有活动能力、疾病史、遗传基因、器材数据、场地数据等。当前体育教师一般会借助秒表、计时器、脉搏等人工测试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随着信息采集和分析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可以将传统的人工测试与智能采集软件和相关设备相结合,利用现代化采集技术,如肌电测试仪、便携式乳酸测试仪、可穿戴心率带、运动手环等,借助Spss、XLS、Excel 等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以可视化的图表展现出来,让数据变得准确、更具观测性。采集的样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要多,对于个体的数据采集,要多次对比分析,注重系统性和连续性,使实时采集与长期监测相结合,让数据更准确有效。

三、提高数据应用能力,服务学校体育的“校内”与“校外”

涉及“校内”与“校外”,即校内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和校外家庭锻炼,数据的运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加强了比赛技战术的运用,降低了学生运动损伤的频次,促进了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家庭体育锻炼的效果。

(一)在校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促进体育课堂高效的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数据的本身意义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中。通过单个和连续性的数据分析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从而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明确的目标、学练进度和成长进度,让教与学过程更具生命力。

(二)在校内业余训练中的运用

在业余训练中,通过数据决策、检测、监控,可利于技战术提升、预防学生运动损伤、促进锻炼习惯养成。运用“斑马邦、懂球帝”等 A PP,对记录的比赛场次比分和胜率及球员上场率、进失球等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科学指导训练和备战。田径训练中,根据生化监测以及学生乳酸、血色素等检测数据,分析得出该学生的身体状态,从而判断出学生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如果处于疲劳状态,则迅速调整训练计划,从而防止运动损伤。浙江忻莲娜运用数据监控在大课间操的出操中,利用数据对学生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进行监控评价,提高学生的出操率,积极营造了良好的锻炼氛围,加强了集体的执行力。

(三)在校外家庭锻炼中的运用

数据运用在家校锻炼互动中能够提高学生锻炼效果、保障家庭锻炼的实效性。数据采集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学生完成家庭锻炼的情况,引导学生科学锻炼,教师通过数据对比进行精确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家庭体育锻炼质量。数据对家校锻炼以“打卡”的方式进行尝试,在疫情期间开展直播课,学生以钉钉视频打卡的方式进行作业反馈;教师对视频中反馈的学生运动时长、运动方式、练习次数等,结合课的内容和学生基础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软件统计数据可视化来监督、反馈、指导学生锻炼,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效果明显。根据年级、等级建立不同的微信群,由体育教师专门负责监督、统计打卡、收集整理数据;每周一公布,并对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对近两个月的数据对比,得出结论,疫情后的体育教学线下衔接难度大大减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