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
莫芳芳
江苏省沭阳县正德中学 223600
前言:
在“双减”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实践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这一变革,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好教育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模式,提升课堂的容量,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探讨“双减”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一、“双减”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优势分析
(一)信息技术使教学资源的分配得到最优化。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依靠教科书、教师讲授,其内容单一、内容匮乏。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大量的文献、图片和视频等信息资源被教师轻易地获得,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立体,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记忆,这种模式还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云端,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查阅使用[1]。
(二)信息技术对提高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学科自身的时空性、抽象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而信息时代的教育,由于采用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交互式的学习手段,可以把过去的历史情景“搬”进教室,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感觉。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可以“走进”古战场、古迹,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参与度,而这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兴趣与需要来进行学习,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应用对历史教学评价制度进行了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以考试成绩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信息技术则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实时追踪,形成有针对性的学习报告,教师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学习信息,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此外该系统还提供了网上测试、专题学习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历史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进行综合评价。
二、“双减”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实践策略
(一)融合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内容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和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来烘托历史情境,让它更加逼真,既能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历史发展的秘密,又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真相,逐渐培养出历史核心素养能力。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内容时,教师可利用“鸦片战争”等有关的影片和图片,引导学生置身于虎门销烟的历史情境中,使他们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时间、空间、事件有具体形象的认识 [2]。
(二)融合信息技术,变换学习方式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中,信息技术的盛行,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时,能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手段,抛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时,教师先做好教案,利用信息技术对“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等片段进行视频剪辑,并将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微电影。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在班级群中上传教学视频,并通过打卡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线学习,教师进行在线辅导。而通过影片讲解历史的概念,也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并由此形成历史价值观念。
(三)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提升课堂效率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减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建设智能化教学平台,运用“智慧课堂”和“网上学习平台”的理念,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准确地找到学习盲区,并据此对教学节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智能化教学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由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学习资源,进行预习、复习和作业完成,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轻松学习,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录好微课的录像,并将其上传到智能化教学平台,让学生自己进行自学,而在课上,教师只负责解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既是“双减”教育的需要,又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在智能化教学平台中,还可以将交互要素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参与度,比如利用线上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在线上积极与学生和老师进行问题探讨,挖掘网络资源进行讨论点的支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整合多元化数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双减”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摆脱对教材的过度依赖,整合数字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可以利用如历史纪录片、专题网站、在线博物馆等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学习材料,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引入《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物的背景和意义。还应注重开发校本数字化资源,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色,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案例,“接地气”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结语:
总之,“双减”之下,信息化使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历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激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应利用教育信息化模式,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月华 . 双减背景下创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究 [C]// 第二届创新教育与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2022.
[2] 周婷婷. 双减下创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究[J]. 2023.
[3] 汤磊 , 吴胜钱 . 数据驱动高中历史智慧教学 " 减负 , 增效 , 提质 " 的策略探析 [J]. 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 2022(27):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