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缪洪波
华容县城兴小学 414200
一、引言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许多小学生写作存在内容空洞、表达单一等问题。传统写作教学侧重于写作技巧训练,忽视了阅读积累。近年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因其强调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逐渐成为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旨在探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策略,为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读写结合是指将阅读与写作作为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感受语言,促进写作表达。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和社会互动中实现的认知发展过程。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认知支持,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多样表达和文本结构;而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过程,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化,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推动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
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认知结构和语言知识,在写作过程中将其转化为个性化的语言输出,从而实现学习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一)激发写作兴趣
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通过接触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本,如故事、诗歌、童话、说明文等,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激发内心对表达自我的渴望。这种兴趣的激发是写作动力的重要来源,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逐步形成积极的写作态度和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讨论阅读内容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活动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成为充满乐趣的语言探索过程。
(二)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法,这些都是写作时不可或缺的素材。优质的阅读材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语言储备,还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抄精彩句段、整理好词好句,并学会如何将这些素材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从而增强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三)提升写作结构意识
阅读优秀文本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学生能够学习如何构建完整的写作框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本的结构,逐步养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写作习惯。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段落安排和逻辑衔接,帮助他们理解内容的内在联系,提高文章的整体连贯性和表达效果。
(四)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优质的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韵律美和表达技巧。通过反复朗读和赏析,学生可以学习到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的句式变化和准确恰当的词汇运用,这对提升写作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和改写优秀句子,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多样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设计
为了有效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合理选取与写作主题紧密相关的优秀阅读材料,内容涵盖故事、诗歌、说明文等多种文体,满足不同兴趣和能力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与理解,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重点关注文本的结构特点、语言表达和情感内涵。随后,组织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鼓励学生结合所读内容,进行模仿写作或进行个性化创新写作。在此基础上,开展读写交流活动,如作品分享、小组互评等,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反思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二)案例分析
以某小学三年级《我的家乡》写作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安排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家乡的风俗故事、名胜介绍等,组织学生进行分组阅读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方法。随后,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撰写家乡介绍短文,重点强调文章的结构完整性和语言生动性。课堂中设置学生分享环节,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具体点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升,文章表达更加丰富,结构条理更加清晰,写作兴趣也得到了显著激发。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存在问题
1. 部分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实践中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影响教学效果。
2. 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阅读兴趣较低,难以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
限制了写作能力的提升。
3. 当前写作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侧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和个性化反馈,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改进建议
1. 通过开展系统性的教师培训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读写结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鼓励教师借鉴优秀教学案例,推广实践成果,推动形成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教学策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同时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
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好,精选多样化、层次分明的阅读材料,涵盖文学作品、非虚构文本、经典名著及现代作品等内容。结合图书角、阅读分享会、主题阅读周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夯实语言基础。
3. 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多元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思维发展与表达能力。教师应提供具体、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激励其持续改进。鼓励自评、互评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反思能力。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发融合阅读与写作的在线学习平台,实现资源推送、互动写作、即时批改等功能,形成线上线下互补、课内课外延伸的教学新模式。通过数字资源的智能分发与数据分析,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支持,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成效。
六、结论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和感受语言,学生的写作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流畅,结构更合理。未来,需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戎祥 .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生写作水平提升途径 [J]. 文理导航 ( 上旬 ),2024,(11):1618.
[2] 蒋惠玲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能力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4,(20):2126.
[3] 李海滢 . 读写结合助力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2021 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 博山区崮山镇中心学校 ;,2021:19501951.DOI:10.26914/c.cnkihy.2021.00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