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工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优化
郑晓晓
杭州技师学院 浙江杭州 311500
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技工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英语教学面临着课程目标转型、教学方式变革、师资能力提升等多重挑战。传统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对外语交流与综合能力的高要求。混合式教学以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个性化与合作学习兼顾的特点,逐渐成为技工院校英语课程创新的主要方向。本文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出发,系统梳理技工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设计思路与优化路径,为技工院校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数字化转型对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也对职业教育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本位,强调学生职业场景中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字化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教师需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等数字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资源与支持。其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英语课程教学结构更加灵活多样,通过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在线测试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
二、技工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智慧校园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技工院校纷纷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英语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实际问题。首先,混合式教学理念和方法尚未在教师群体中全面普及,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教学平台和工具应用不熟练,导致教学设计滞后,线上线下衔接不畅。其次,混合式课程结构缺乏科学性,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内容重复或割裂,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不高。再次,数字资源建设不完善,优质微课、情境视频、交互题库等教学资源供给不足,难以支撑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引导与评价机制,学习动力和互动参与度有限。
三、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核心要素
针对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确保线上线下学习的优势互补与有机结合。首先,明确课程目标,坚持能力导向和职业对接,将英语知识学习与实际岗位应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设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块,提升学生在职业场景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其次,合理划分线上与线下学习内容与任务,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信息优势,支持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线下课堂应侧重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情境实践,强化英语口语、听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设计应突出层次性与递进性,依据学生基础和发展需求设置不同难度层级的学习内容,兼顾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
四、技工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
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技工院校英语教学质量,需要从多个层面协同发力。首先,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和能力。学校应加强对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或筛选优质数字资源,设计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特征的线上学习任务,实现资源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精准对接。其次,完善课程资源建设,注重情境化和实践性。应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职业场景化英语学习资源,如岗位对话、操作演示、虚拟情境等,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线上课程要兼顾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通过直播课、微课视频、在线测试、讨论社区等多样化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线下课堂则应强化实践导向,开展口语训练、角色扮演、分组协作等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再次,建立完善的学习评价与激励机制。教师应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成效,采用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学习积极性、协作能力、英语实际应用等维度。可将线上学习表现纳入平时成绩,采用积分、荣誉激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
五、数字化素养提升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混合式教学的高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数字化素养的持续提升。首先,学校应将混合式教学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涵盖课程设计、平台运用、数字资源开发、数据分析等内容,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其次,应建立“师徒结对”“团队教研”等机制,发挥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专家的引领作用,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与经验传递。鼓励教师参加外部培训、行业交流和专业认证,不断拓展视野和提升能力。学校还应加大对数字化教学硬件、软件、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教师混合式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完善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将混合式教学成效纳入教师考核,鼓励创新与实践,营造教学改革的积极氛围。此外,学校可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和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混合式英语课程资源和实践项目,为师生搭建产教融合和创新实践的平台。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形成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养全面的混合式教学师资队伍,为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
保障。
结论
数字化转型为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灵活开放、优势互补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本文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系统分析了技工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现状、问题、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提出了课程结构、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管理保障等多维改进路径。研究表明,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教育融合、个性化与协作学习兼顾,才能真正实现技工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未来,技工院校应持续深化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师能力培养和课程资源开发,推动混合式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职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美玲 , 张静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职业教育研究 , 2023, (12): 45-48.
[2] 李华 , 王明 . 混合式教学在技工院校英语课程中的实践与优化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2, (23): 82-86.
[3] 王丽. 技工院校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教育现代化,2023, (16):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