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创新

作者

张明敏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一中学

在英语语言学习体系中,听力作为语言输入的关键环节,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基础性作用。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本应是一个连贯、递进的有机整体,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受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等多因素影响,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这种断层致使学生在进入高中后,面对骤然提升的听力难度与教学要求,难以快速适应,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深入探究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与创新方法,成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差异与衔接困境

初中英语听力材料紧密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展开,内容多涉及购物、问路、校园生活等熟悉场景,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句子结构以简单句为主,词汇也多为基础常用词汇,整体难度较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中英语听力材料的话题范围得到极大拓展,广泛涉及科技前沿、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语言结构愈发复杂,长难句频繁出现,词汇量大幅增加,且包含大量专业性、学术性词汇及短语。这种内容难度与广度的巨大跨越,使得许多学生在高中听力学习中因难以理解材料内容而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

二、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教师应深入研读初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听力教学的具体要求,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与学习能力,制定科学合理、分层递进的教学目标体系。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起始阶段,可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设置与初中听力水平相衔接的过渡性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听力学习的节奏与要求。随着学生听力能力的逐步提升,再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目标要求,实现从初中基础听力能力向高中高层次听力能力的平稳过渡。例如,在高一上学期的听力教学中,可优先选择语速适中、话题贴近初中生活但语言表达稍显复杂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材料大意、准确捕捉关键信息;随着教学的推进,再逐步增加材料难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说话者的意图、态度及观点。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需对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度整合,在高中听力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初中阶段已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常见话题、基础词汇及语法结构等,帮助学生巩固旧知的同时,逐步引入高中阶段的新知识与新内容。此外,教师应依据高中听力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对听力材料进行精心筛选与合理改编,确保教学内容难度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例如,在开展高中听力材料中关于文化差异主题的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文化差异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探讨更为广泛、复杂的文化现象与差异,这样既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三)关注学生心理与学习习惯培养

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听力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帮助学生重塑学习信心,克服听力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如指导学生在听力练习前做好材料预习工作,掌握听力材料的主题与相关背景知识;在听力过程中,学会运用有效的听力技巧做好笔记;在听力练习结束后,及时进行复习总结,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还可定期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听力学习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三、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创新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听力教学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与深入。在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频视频播放器、电子白板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听力学习资源,包括英语电影片段、英文歌曲、英语广播等。通过将听力材料与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有机结合,使听力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听力教学中播放英语电影片段前,教师可提前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看;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电影中的语言表达特点、文化内涵及人物情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

(二)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听力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真实感或模拟真实场景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在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衔接中,教师可根据听力材料内容,精心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听力训练与语言交流。例如,在进行关于旅游主题的听力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布置教室,模拟机场值机、酒店入住、景点游览等真实场景,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游客、导游、酒店服务员等角色,通过模拟真实的对话与交流场景,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情

境中的听力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完成学习任务,是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合理分组,并布置具有挑战性的小组听力任务,如共同完成一篇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听写、合作分析听力材料中的难点问题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攻克听力学习中的难题,实现听力水平的共同提升。此外,教师还可安排小组合作完成听力调研报告等拓展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收集相关听力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初高中听力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及学情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衔接困境。通过明确分层教学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心理与学习习惯培养等有效途径,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实现初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平稳过渡与有机衔接。只有不断探索与实践,持续优化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持续关注教育教学动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探索与创新更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