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

焦阳

上海市博文学校

引言:

初中体育教育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运动习惯养成及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普遍存在程式化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课堂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探索创新策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以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活运动实践的“动力源”

学校和教师应突破传统“示范- 模仿”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并将体育知识和技能融入趣味任务与具体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篮球教学为基础开展“校园篮球联赛筹备与实战”项目式学习活动,项目启动时教师积极将学生分组,各小组分别负责赛事策划、战术制定、球员选拔、后勤保障等不同任务;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与深入讨论,制定包含比赛规则、赛程安排、评分标准等内容的详细联赛方案;战术制定环节,学生研究篮球战术并结合组员特点设计攻防策略;实践阶段,各小组组队参赛,球员比赛中灵活运用战术并根据场上形势调整,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供应与伤员护理,赛事策划小组记录比赛过程并撰写赛事报道;比赛结束后各小组复盘,分析得失并总结经验教训。学生参与该项目,既掌握篮球技术,又在组织策划、沟通协调、临场应变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二、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践能力的“训练场”

学校应整合校内外、线上线下体育教学资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网络:校内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开发特色体育课程,校外积极与社区、体育场馆合作拓展学生运动空间,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引入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这样的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场景以满足其不同运动需求。

以初中的田径教学为例,该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校内对闲置空地进行改造,建成小型田径训练场,并配备起跑器、跨栏架等专业器材,开设短跑、中长跑、跨栏等特色课程;校外与体育公园、体育场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训练和比赛;此外,学校还引入运动类教学智慧屏,学生可以通过智慧屏观看田径赛事回放,学习专业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利用虚拟训练功能面对智慧屏模拟跑步,系统会实时反馈速度、步频、心率等数据,帮助学生调整训练计划。在筹备市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期间,学校进一步整合资源,邀请校外教练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在不同场地开展针对性训练,最终,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破多项校纪录,充分体现了整合教学资源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评价体系,绘制实践成长的“导航图”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以体能测试成绩为核心,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及重体能轻技能等问题,难以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与实践能力发展情况。构建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需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又考量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运动创新思维与自我反思改进等方面的表现,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成长提供清晰指引。

以初中足球教学评价为例,教师打破单一射门命中率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日常训练表现,涵盖是否积极参与战术讨论、按时完成训练任务、具备团队沟通意识等方面,如某次分组对抗训练中,主动组织进攻并以呼喊手势引导队友跑位的学生行为,会被纳入评价记录;技能评价除基础射门、传球考核外,增设情景模拟项目,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带球突破多人防守并传球给队友任务,以此检验实战技能运用能力。终结性评价结合学期末足球联赛,综合考量学生战术执行、临场应变和心理调适水平,如比赛中根据对手防守策略及时调整进攻方式的应变表现,都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身优劣势,开展针对性改进提升,在优化运动表现过程中有效增强实践能力。

结束语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要求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这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与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可有效激发体育课堂活力,为学生创造多样实践机会,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焕瑾 . 初中体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探究[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1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 中山市火炬二中;,2021:90-95.

[2] 郭焕瑾 . 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初中学生实践能力 [J]. 青少年体育 ,2020,(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