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感悟、积累
吴玲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小学 浙江杭州 311202
引言:
阅读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以及提升语文素质的关键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育是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需要在阅读教育实践中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与文本对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策略,对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笔者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与参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善于运用情境教育,充分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情境,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方说,在对《花的学校》这一教育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类鲜艳美丽的花卉图片,让小学生欣赏花的魅力,感受自然的神奇,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观察各种花草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花儿是如何开放、结果的,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除了利用直观的多媒体和实物,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还可以巧妙运用故事、谜语、游戏等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方说,在对《一个豆荚力的五粒豆》这一教育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讲述“一荚五豆”的来源故事,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设置悬念,让小学生思考五粒豆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寓意这什么,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阅读课文,自然会全神贯注,努力体会课文的深层内涵,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刻记忆。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精心设计教育情境,以情境导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主动阅读,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实效性[1]。
二、合作阅读,促进互动交流
小学生天性好动活泼,渴望与同伴互动与交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特点,积极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教育,使得小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互帮互助,在主动参与中获得能力与知识的提高。比方说,在对《古诗两首》这一教育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一个学习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深入研读。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欣赏诗歌的意象、韵律以及表达技巧,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然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可以采取诗歌朗诵、情境表演、绘画描摹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地再现诗歌意境。其他小组学生认真聆听,给予积极评价和补充,与展示小组互动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阅读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鉴赏诗歌的能力,领悟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交流互动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主题讨论会、读书心得分享会等等活动,激励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小学生通过碰撞交流,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加强对作品的认知与理解,与此同时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开展丰富多彩的合作阅读活动,是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值得每一名语文教师积极尝试与大力推广 [2]。
三、深度提问,培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课文的层面,还需要引导小学生“读透”课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领小学生透过文本表象,深入挖掘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感受语言的独到魅力。比方说,在对《海滨小城》这一教育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按照“自读层 - 理解层 - 分析层 - 拓展层”四个层次提问。“自读层”重在理解字词句,如“海滨小城有什么特点?”“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动物?”“理解层”注重把握文章内容,如“文中是如何描写渔民生活的 ?”“渔民为什么要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 ?”“分析层”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如“作者笔下的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作者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拓展层”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跟海滨小城相比,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之处 ?”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地提问,能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培育小学生自主质疑与问题解决的能力。面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领小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等等方式自主探究,有效锻炼小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通过高效的提问策略,小学生可以掌握深度阅读的方法,学会透过文字挖掘作品深层内涵,在理解与感悟中提升语文素质,养成优质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十分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付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法,精心设计教育环节,有效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领小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实践中来,使得小学生在愉悦的体验当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协助小学生养成优质的阅读习惯,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只有小学语文教师用心教,学生主动学,双方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将来发展奠定十分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 丽 霞 . 基 于 项 目 化 学 习 的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J]. 天 津 教育 ,2024,(20):174-176.
[2] 许锦城 .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4,(19):30-32.
[3] 王晓晨 .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创新 [J]. 作家天地 ,2024,(19):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