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探究

作者

乔艳飞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实验小学 0542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人教版教材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研究表明,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增强课堂互动和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人教版,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探讨课堂情境创设的实际应用与成效。

一、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1.情境学习理论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情境创设已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深化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教学策略。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关系到学生能否在轻松和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和使用是不可分割的,学习应当在具体的、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美国学者约翰·杜威(John Dewey)强调“学以致用”,主张教育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倡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或仿真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在中国,教育家陈鹤琴亦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2.认知负荷理论与情境创设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提出,在教学设计中应合理安排信息的处理量和方式,以避免过度负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降低问题的抽象性,从而减少无关的认知负荷,增加学习效率。例如,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来教授基本的加减法,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掌握数学技能。根据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从具体操作到形式操作的转变。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操作阶段,他们更易于通过感官体验和具体物质操作来学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情境,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促进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内化。

3.情境创设与教学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可以是实体材料,如数学教具、生活用品等;也可以是数字资源,如中国教育科技平台上的数字教育资源,包括视频、动画和模拟软件等。例如,使用《数学地带》这类软件,教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创建各种生活情境,如果园管理、时间和金钱的使用等,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学习数学知识。为有效实施情境创设,教师需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这包括问题导入、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等方法。通过情境模拟,如设置“小小银行家”活动,学生扮演银行职员的角色,实践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利息计算等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情境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上述理论与策略的运用,教师可以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的学习。

二、人教版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案例分析

1.从生活到数学——情境的自然转换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情境,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授基础加减法时,教材会设计“超市购物”或“水果分配”的情境,学生需要计算购买不同商品的总价或平均分配水果。这种情境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应用数学知识,还让他们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角色扮演与数学问题解决

在较复杂的数学概念,如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中,人教版教材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设置“小小建筑师”活动,学生扮演建筑师的角色,计划和设计简单的房屋模型,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和成本。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已成为情境创设的重要工具。人教版教材结合多媒体和互动软件,如“数学天地”等,提供虚拟情境,使学生在游戏和挑战中学习数学。这些软件能够动态呈现数学问题,如通过动画演示分数的加减法,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合作学习在情境中的应用

在处理较为复杂的项目,如数据统计和概率计算时,人教版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小统计员”项目,学生小组需要收集班级同学的生日月份,制作频率分布表和条形图。这种合作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还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为了确保情境创设的效果,人教版教材在课后提供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些评价工具帮助学生和教师反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进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这些情境不仅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结论

我们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特别是通过分析人教版教材的应用实例,来验证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和成效。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显示,情境创设不仅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还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尤其是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置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学生能够更自然地接触和理解这些概念,从而减少了学习的抗拒感和挫败感。人教版教材中的情境如购物、建筑设计等,直观地展示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能够看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教学情境的设定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主动应用数学工具,这种主动探索和应用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此外,情境创设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情境创设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这些是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的高阶思维技能。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学生需要综合使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实践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记忆层面转向了理解和应用层面。情境创设自然促进了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学生在共同参与到具体情境中时,会更加积极地交流思想,合作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帮助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明. (2018).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红梅. (2019).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研究, (03),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