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估
魏永科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中学 663416
摘要:本文聚焦于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深入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当前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创设多元探究情境、设计分层探究活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三点具体对策。这些对策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与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地理实践力;培养对策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机会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探索有效的地理教学模式,特别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显得尤为重要。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1创设多元探究情境,激发实践兴趣与意识
创设多元探究情境是激发学生地理实践兴趣与意识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实物模型、地理实验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探究环境。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软件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情境,如通过模拟旅游规划、环境监测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其实践兴趣与意识。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地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这种多元探究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还能够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奠定坚实基础。
2设计分层探究活动,提升实践技能与思维
设计分层探究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技能与思维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实践经验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因此,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探究活动分为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观察、记录、描述等较为简单的探究活动,如观察校园内的植被分布、记录天气变化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分析、比较、归纳等较为复杂的探究活动,如分析某地区的气候特点、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等。在分层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技能,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其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例如,在探究“城市热岛效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测量、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这种分层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促进其地理实践技能与思维的全面提升。在分层探究活动中,除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对于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同时,每个层次的探究活动都应该设计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展示和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和思维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强化实践反馈与改进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强化学生地理实践反馈与改进的重要保障。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表现、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例如,可以设立实践技能评价、探究报告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多个评价维度,全面反映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又关注其最终成果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通过反思与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明确改进方向与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这种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还能够为其提供有效的反馈与改进建议,促进其地理实践力的持续提升。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多元探究情境、设计分层探究活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提升其地理实践技能与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二是要注重探究活动的实效性与趣味性,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三是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实践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高美娟.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中美育的渗透[J]. 亚太教育, 2024, (22): 64-66.
[2]李春光. 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智慧课堂教学探索[J]. 中国新通信, 2024, 26 (18): 194-196.
[3]杨青, 李向华, 朱灵韵.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践探索——以“长江的开发与整治”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 (22):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