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凉山州县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优化与创新

作者

郑红霞

雷波县文化馆 616550

摘要:本文聚焦于凉山州县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资源整合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与创新策略,旨在提升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当地民众的文化需求,推动凉山州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字:凉山州;文化馆;开放服务

引言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普及文化艺术知识、传承地域文化等重要职责。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降低了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门槛,使文化馆成为广大民众享受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凉山州作为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区,县级文化馆在传播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免费开放服务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亟待优化与创新。

一、凉山州县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现状及问题

(一)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凉山州部分县级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服务内容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展览展示、文艺培训等项目上。例如,一些文化馆长期举办的展览形式陈旧,缺乏吸引力,文艺培训也多以基础的声乐、舞蹈为主,未能充分结合凉山州丰富的彝族、藏族等民族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服务项目,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民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二)服务方式缺乏灵活性

服务时间上,部分文化馆开放时间与当地民众的工作、生活节奏不匹配,例如在农忙时节或工作日晚间,民众有较多闲暇时间却无法享受文化馆服务。同时,服务渠道较为传统,主要依赖线下实体场馆服务,对线上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利用不足。在信息传播方面,宣传推广手段单一,多通过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方式,导致很多民众对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内容、时间和参与方式并不知晓。

(三)资源整合不足

一方面,文化馆内部各功能区域的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例如展览厅、培训教室、排练厅等在使用上缺乏统筹规划,出现资源闲置或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文化馆与当地其他文化机构、社区、学校等缺乏紧密合作。未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资源优势开展联合文化活动,与社区、学校的合作也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基层文化需求,共同开展文化服务项目。

(四)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县级文化馆专业人才匮乏,尤其缺乏具有民族文化专长、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文化活动策划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现有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对新的文化理念和服务方式掌握不足,难以承担起免费开放服务优化与创新的重任。

二、凉山州县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优化与创新策略

(一)丰富服务内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深入研究凉山州各民族文化,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服务项目。例如,开展彝族火把节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展示火把制作工艺、举办火把节歌舞表演和传统体育竞技等,让民众亲身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同时,推出藏族唐卡绘制、彝族刺绣等非遗技艺培训课程,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除了传统的文化项目,增加科技文化体验、心理健康咨询等新兴服务内容。建设数字文化馆体验区,让民众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关注民众的精神健康需求。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民俗节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如举办“凉山民族文化艺术节”,将各类民族文化表演、艺术展览、民俗展示等活动整合起来,形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文化盛会,提升文化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根据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需求,灵活调整开放时间。在农闲季节、周末和节假日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间服务时段,为不同群体提供便利。同时,推行预约服务制度,民众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前预约文化馆的场地和服务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搭建功能完善的线上服务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将文化馆的文艺演出、培训课程、展览展示等内容搬到线上,实现文化服务的远程共享。开发文化馆移动应用程序,方便民众随时随地查询服务信息、参与文化活动、进行互动交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定期发布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最新动态、活动预告、精彩回顾等内容,吸引民众关注。与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开设文化专题节目,介绍文化馆的服务项目和文化活动,提高文化馆的知晓度。

(三)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协同发展

对文化馆内部的场地、设备、人员等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调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例如培训教室在非培训时间可以作为小型演出场地或展览场地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免费开放服务工作。与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馆际交流与合作活动。联合举办综合性文化展览,整合各方资源,丰富展览内容;开展文化场馆联动活动,如组织文化场馆一日游,让民众在不同场馆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根据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将文化馆的文艺演出、文化培训等服务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具有民族文化研究、文化活动策划、数字化技术应用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县级文化馆。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文化馆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定期组织文化馆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民族文化知识、文化服务理念、数字化技术应用、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等方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服务经验和管理模式。

结论

凉山州县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优化与创新,是提升当地民众文化生活质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加强资源整合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凉山州县级文化馆应持续关注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凉山州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启荣. 文化馆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免费开放与差异化服务——以深圳市宝安区文化馆为例[J]. 文化月刊, 2024, (09): 134-136.

[2]韩金华.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如何深入推进免费开放服务——以泰州市文化馆为例[J]. 文化月刊, 2022, (07):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