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碱法烟气脱硫在电厂的运行特性及改进方向

作者

李祺永

210104198409262310

摘要:本论文针对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在电厂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系统分析该技术的运行特性,包括脱硫效率影响因素、运行成本构成、设备腐蚀与结垢问题等。通过对实际运行案例的剖析,揭示双碱法在电厂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结合当前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从工艺流程优化、设备材料升级、智能化控制等方面探讨双碱法烟气脱硫的改进方向,旨在为提升电厂烟气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双碱法;烟气脱硫;电厂;运行特性;改进方向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电力行业中,燃煤电厂作为二氧化硫(SO_2)等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其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至关重要。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凭借其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对烟气量和SO_2浓度波动适应性强等优点,在电厂烟气治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运行成本较高、设备易腐蚀结垢、副产物处理困难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因此,深入研究双碱法烟气脱硫在电厂的运行特性,并探索其改进方向,对提高电厂烟气脱硫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原理

(一)基本反应过程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钠基脱硫剂吸收SO_2,然后在再生池中用石灰乳对吸收液进行再生,使钠基脱硫剂循环使用。其主要反应过程分为吸收和再生两个阶段。在吸收阶段,碱性的钠基脱硫剂(如NaOH、Na_2CO_3等)与烟气中的SO_2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_2SO_3)或亚硫酸氢钠(NaHSO_3),从而脱除烟气中的SO_2。反应方程式如下:

SO_2 + 2NaOH \rightarrow Na_2SO_3 + H_2O

SO_2 + Na_2SO_3 + H_2O \rightarrow 2NaHSO_3

在再生阶段,将吸收了SO_2的脱硫液引入再生池,加入石灰乳(Ca(OH)_2),使Na_2SO_3和NaHSO_3与Ca(OH)_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_3)沉淀和氢氧化钠(NaOH),实现钠基脱硫剂的再生。  反应方程式如下:

Na_2SO_3 + Ca(OH)_2 \rightarrow CaSO_3\downarrow + 2NaOH

2NaHSO_3 + Ca(OH)_2 \rightarrow CaSO_3\downarrow + Na_2SO_3 + 2H_2O

(二)技术优势

与其他烟气脱硫技术相比,双碱法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首先,由于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吸收,其碱性强,吸收SO_2的速度快,能够实现较高的脱硫效率,通常可达95%以上 。其次,该技术对烟气量和SO_2浓度的波动适应性强,可在较大范围内稳定运行。此外,钠基脱硫剂循环使用,减少了脱硫剂的消耗,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双碱法产生的脱硫渣主要为亚硫酸钙,便于后续处理和综合利用。

三、双碱法烟气脱硫在电厂的运行特性

(一)脱硫效率影响因素

1. 脱硫剂浓度

脱硫剂浓度是影响双碱法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当提高脱硫剂浓度,能够增加脱硫剂与SO_2的反应活性,从而提高脱硫效率。然而,当脱硫剂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溶液黏度增大,传质阻力增加,反而降低脱硫效率。同时,过高的脱硫剂浓度还可能引发设备结垢问题。

2. 液气比

液气比指的是脱硫吸收液与烟气的体积比。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液气比可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延长气液接触时间,有利于SO_2的吸收,从而提高脱硫效率。但液气比过大,会增加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同时还可能导致烟气带水等问题。

3. 烟气温度与流量

烟气温度过高会降低SO_2在脱硫液中的溶解度,不利于SO_2的吸收,从而降低脱硫效率。此外,烟气流量的波动也会影响脱硫效率。当烟气流量突然增大时,气液接触时间缩短,脱硫效率会下降;反之,烟气流量过小时,可能导致脱硫设备运行不稳定。

4. pH值

脱硫液的pH值直接影响其吸收SO_2的能力。一般来说,pH值越高,脱硫液的碱性越强,对SO_2的吸收能力越强。但pH值过高容易导致结垢问题,而pH值过低则会降低脱硫效率。因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脱硫液的pH值,通常保持在8 - 9之间较为适宜。

(二)运行成本分析

1. 脱硫剂成本

虽然双碱法中钠基脱硫剂可以循环使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损耗,需要不断补充脱硫剂。钠基脱硫剂的价格相对较高,其成本在运行成本中占比较大。此外,石灰乳作为再生剂,也需要一定的费用。

2. 能耗成本

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能耗主要包括循环泵、氧化风机、搅拌器等设备的电耗。其中,循环泵用于输送脱硫液,其电耗占总能耗的比例较大。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对脱硫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需要增大液气比,这会进一步增加循环泵的电耗,导致能耗成本上升。

3. 设备维护与检修成本

由于脱硫系统长期处于强碱性、高湿度的环境中,设备容易受到腐蚀和磨损。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更换受损部件,这增加了设备维护与检修成本。此外,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渣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需要投入额外的费用进行处理。

(三)设备腐蚀与结垢问题

1. 腐蚀问题

双碱法脱硫系统中的设备腐蚀主要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吸收过程中,脱硫液中的SO_2、SO_3等酸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硫酸等酸性物质,会对金属设备造成化学腐蚀。同时,由于设备表面存在电位差,会形成电化学腐蚀电池,加速设备的腐蚀。设备腐蚀不仅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设备泄漏,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结垢问题

在再生过程中,当脱硫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或者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如pH值过高、反应温度过高等)时,会生成硫酸钙、碳酸钙等沉淀,这些沉淀附着在设备表面和管道内壁,形成结垢。结垢会导致设备和管道的流通截面积减小,增加流体阻力,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堵塞管道,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双碱法烟气脱硫在电厂应用的改进方向

(一)工艺流程优化

1. 改进再生工艺

针对再生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垢的问题,可以对再生工艺进行改进。例如,采用分步再生的方法,控制再生反应的速度和条件,避免钙离子浓度过高,减少硫酸钙、碳酸钙等沉淀的生成。同时,优化再生池的结构设计,增加搅拌装置,提高反应的均匀性,确保再生反应充分进行。

2. 引入预脱硫环节

在主脱硫系统前增加预脱硫环节,采用简单、低成本的脱硫方法(如喷雾干燥法)对烟气进行初步脱硫,降低进入主脱硫系统的烟气中SO_2浓度。这样可以减轻主脱硫系统的负荷,减少脱硫剂的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脱硫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材料升级

1. 采用耐腐蚀材料

为了降低设备的腐蚀程度,应选用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制造脱硫设备。例如,对于吸收塔、再生池等设备,可以采用不锈钢、玻璃钢、橡胶衬里等材料;对于管道,可以采用衬塑管、陶瓷管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与检修成本。

2. 开发防结垢涂层

在设备表面涂覆防结垢涂层,能够阻止沉淀在设备表面附着,减少结垢的形成。目前,已有多种防结垢涂层材料被研发出来,如有机高分子涂层、纳米涂层等。通过在设备表面涂覆这些涂层,可以降低设备的结垢风险,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因结垢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五、结论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在电厂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对其运行特性的深入分析可知,脱硫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运行成本较高,设备腐蚀与结垢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从工艺流程优化、设备材料升级、智能化控制等方面探索改进方向,有助于提升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的性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电厂烟气治理的需求,为实现电力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段玖祥, 杨国华, 赵永椿等.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8, 37(11): 4403 - 4412.

[2] 刘有刚, 刘俊峰, 孙奉仲. 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优化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 2019, 35(3): 31 - 34.

[3] 黄斌, 李涛, 吴忠标.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环境工程, 2020, 38(10): 88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