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BIM技术驱动的建筑安全管理系统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作者

熊翔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430223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逐渐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各阶段,提升了建筑质量、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在建筑安全管理领域,BIM技术为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驱动下建筑安全管理系统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数字化,提升建筑安全性并降低事故发生率。研究表明,BIM技术有助于推动建筑安全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人员、设备、材料等多个方面的复杂行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直是行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建设周期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要求。为了有效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建筑行业亟需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来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BIM技术通过数字化建模与信息共享,为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等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建筑安全管理领域,BIM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

本文旨在研究BIM技术驱动下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挑战,探讨如何通过BIM技术实现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从而提升建筑安全性并降低事故发生率。

一、BIM技术概述及其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工具。它通过三维数字化建模将建筑物从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的相关信息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建筑项目数据平台。BIM技术可以为建筑项目提供精确的设计、施工模拟、成本控制、项目进度管理等功能,能够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与可视化。

在建筑安全管理领域,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通过BIM技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潜在危险区域可以在施工前通过模型进行预判和分析,施工人员在现场可以借助BIM模型实时查看建筑物的结构、施工进度及风险因素,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此外,BIM技术还能与其他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结合,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提升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BIM技术驱动建筑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多依赖于人工巡检、纸质记录和报表分析等方式,效率低下,且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能够通过可视化、数字化手段提供建筑项目的全面数据支持。首先,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建模,帮助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施工进度,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其次,BIM技术能够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为各方提供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管理盲点。再次,BIM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安全管理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因此,BIM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还能够促进建筑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推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三、BIM技术驱动下建筑安全管理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1.构建基于BIM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

在建筑安全管理中,信息平台的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基于BIM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将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该平台可以实时更新施工现场的安全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隐患。此外,信息平台的建设还能够实现安全数据的可追溯性,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2.将BIM模型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实时监控

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手段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人员位置等。将物联网技术与BIM模型相结合,能够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通过在BIM模型中嵌入传感器采集到的安全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BIM模型可以实时显示施工现场的人员位置,若出现危险情况,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3.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的构建

通过BIM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数据的深度分析。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及安全风险模型,智能化地进行安全风险预测与预警。通过对潜在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4.施工人员的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

在BIM技术驱动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中,施工人员的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BIM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等技术手段,为施工人员提供真实的施工现场模拟,帮助其提前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BIM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估,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挑战

尽管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操作和维护,而目前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其次,BIM技术的实施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可能难以承受这些成本。此外,BIM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建筑项目中多个专业的协作和信息共享,这对相关人员的沟通和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论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构建基于BIM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监控、构建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等路径,BIM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然而,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并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仍是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BIM技术必将成为推动建筑安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振威,马晓斌,王婉扬,等.工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交付实施路径——以数据中心项目为例[J].中国工程咨询,2024,(12):41-48.

[2]张煜卿.关于推进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投资与创业,2024,35(21):127-129.

[3]高银华.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4,(10):109-111.DOI:10.19921/j.cnki.1009-2994.2024-10-0109-037.